《饮酒 十四》原文赏析

  • yǐn
    jiǔ
    shí
  • [
    weì
    jìn
    ]
    táo
    yuān
    míng
  • rén
    shǎng
    qiè
    xiāng
    zhì
  • bān
    jīng
    zuò
    sōng
    xià
    shǔ
    zhēn
    zuì
  • lǎo
    luàn
    yán
    shāng
    zhuó
    shī
    xíng
  • jiào
    zhī
    yǒu
    ān
    zhī
    weí
    guì
  • yōu
    yōu
    suǒ
    liú
    jiǔ
    zhōng
    yǒu
    shēn
    weì

原文: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相关标签:友人饮酒

译文及注释

译文:老友欣赏我的志趣,约我一起带着酒来。在松树下铺上荆棘,酒喝了几杯已经醉了。父老们纷纷说话,举杯喝酒没有次序。不知不觉中,我觉得世上只有我自己,其他的东西都不值得珍贵。神志在酒中迷糊,酒中有着深刻的意味。

注释:故人:老朋友。挈壶:提着酒壶。壶指酒壶。相与至:一起来。班荆:铺上荆棘。荆,落叶灌木。这里指荆棘杂草。行次:指斟酒、喝酒的先后次序。“不觉”二句:在醉意中连自我都忘记了,那么其他的东西又有什么值得珍贵的呢?悠悠:这里形容醉后精神迷糊的样子。迷所留:指沉迷于酒中。深味:深刻的意味。这里主要指通过醉酒可以忘却世俗,消除忧愁和灾祸。 《饮酒 十四》译文及注释详情»

魏晋诗人陶渊明的照片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曾担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务。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但仅任职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广泛,对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陶渊明的生平,有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确切年份存在争议。有的资料称他出生于352年,去世于427年;而另一些资料则认为他出生于365年,去世于427年。无论如何,陶渊明的诗作和思想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

猜您喜欢

劝农

魏晋 陶渊明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
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哲人伊何?时维后稷。
赡之伊何?实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
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熙熙令德,猗猗原陆。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冀缺携俪,沮溺结耦。
相彼贤达,犹勤陇亩。
矧兹众庶,曳裾拱手!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宴安自逸,岁暮奚冀!
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二

魏晋 陶渊明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
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
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饮酒·十五

魏晋 陶渊明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