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原文赏析

  • quàn
    nóng
  • [
    weì
    jìn
    ]
    táo
    yuān
    míng
  • yōu
    yōu
    shàng
    jué
    chū
    shēng
    mín
  • ào
    rán
    bào
    hán
    zhēn
  • zhì
    qiǎo
    méng
    dài
    yīn
  • shuí
    shàn
    zhī
    shí
    lài
    zhé
    rén
  • zhé
    rén
    shí
    weí
    hòu
  • shàn
    zhī
    shí
    yuē
    zhí
  • shùn
    gōng
    gēng
    jià
  • yuǎn
    ruò
    zhōu
    diǎn
    zhèng
    shǐ
    shí
  • lìng
    yuán
  • huì
    fán
    róng
    fēng
    qīng
  • fēn
    fēn
    shì
    shí
    jìng
    zhú
  • sāng
    xiāo
    xìng
    nóng
    宿
  • jié
    guò
    nán
    jiǔ
  • quē
    xié
    jié
    ǒu
  • xiāng
    xián
    yóu
    qín
    lǒng
  • shěn
    zhòng
    shù
    shǒu
  • mín
    shēng
    zài
    qín
    qín
    kuì
  • yàn
    ān
    suì
  • dān
    shí
    chǔ
    hán
    jiāo
    zhì
  • ěr
    chóu
    liè
    néng
    huái
    怀
    kuì
  • dān
    dào
    fán
    shì
  • dǒng
    qín
    shū
    tián
    yuán
  • ruò
    néng
    chāo
    rán
    tóu
    gāo
    guǐ
  • gǎn
    liǎn
    rèn
    jìng
    zàn
    meǐ

原文: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
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哲人伊何?时维后稷。
赡之伊何?实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
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熙熙令德,猗猗原陆。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冀缺携俪,沮溺结耦。
相彼贤达,犹勤陇亩。
矧兹众庶,曳裾拱手!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宴安自逸,岁暮奚冀!
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相关标签:农民生活辛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遥远的上古时代,是人类的先民。
自由自在,衣食充足,心怀朴素,保持真实的本性。
一旦狡诈奸巧产生,衣食匮乏,生活变得艰辛。
谁能提供充裕的物资?完全依靠贤达的哲人。

聪明的贤人知道是谁?是农圣后稷。
后稷如何使人民富裕?教导人民耕田种谷米。
舜帝亲自耕种田地,大禹也曾从事农耕技艺。
周代的典籍早已记载,八政中食物排第一。

先民追求和乐美德,田园禾稼茂盛。
花草树木都繁盛,时光清平,和风送爽。
男男女女都忙着农耕,你追我赶,忙个不停。
养蚕的农妇半夜起床,农夫在田地里耕作。

时令节气匆匆而过,和风泽雨难以停留。
冀缺夫妇一起劳作,长沮桀溺结伴耕田。
看看这些贤达者,依然辛勤地在田地里劳作。
何况我们这些平常人,怎能懒散地把手藏在袖子里。

人生在世必须勤奋,勤奋则衣食不匮乏。
贪图享乐只会自得其乐,到了年末生计难以维系。
家中若没有储备粮食,饥饿和寒冷将接踵而至。
看看身边辛勤努力的人,内心怎能不感到羞愧!

孔丘沉迷于道德,鄙视樊须问耕田。
董氏仲舒喜欢琴书,三年来从未踏足田园。
如果能超脱世俗的束缚,效仿这些崇高贤人。
怎敢对他们不恭敬,应该赞颂他们的美德。 《劝农》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陶渊明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农耕生活的热爱而闻名于世。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陶渊明返回上京里,次年开春,他搬迁到怀古田舍开始务农生活。

在怀古田舍的这段时间里,陶渊明创作了一首名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的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农耕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民劳动的赞美。他在诗中写道:“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这句话意味着他自己亲自耕种土地,以此来表达他对农民劳动的理解和支持。

陶渊明的《劝农》诗也是在同一年创作的,即元兴二年(403年)。这首诗是他对农民的劝告和鼓励,他希望农民能够勤劳耕种,以保证丰收和社会的稳定。这首诗也反映了陶渊明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关心。

陶渊明在怀古田舍的这段时间里,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的赞美。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和对农民劳动的理解。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劝农》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共六章,通过描述古代的农耕生活,强调了农耕对于生计的重要性。第一章描绘了上古时期百姓朴素的生活,第二章追述了后稷和舜禹对农业劳动的重视,第三章描述了古代士女竞相耕作的景象,第四章强调了贤达之人躬耕的重要性,第五章谈论了耕作的重要性,第六章则批评了那些不劳作又不进德修业的人。

整首诗环环相扣,强调了农耕对于生计的重要意义。即便是贤君和贤达的隐士也都躬耕自保,更何况普通的老百姓呢?因此,劝农躬耕是诗人的主旨。诗人通过劝农耕作展现了上古的气象和淳朴的民风,这是他真正仰慕的对象。诗人描写景物和情感都具有高远的性情。

整首诗突出了诗人的农本思想,这一点值得赞扬。然而,诗中以“哲人”为民之主宰的认识则显得陈旧落后。 《劝农》赏析详情»

魏晋诗人陶渊明的照片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曾担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务。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但仅任职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广泛,对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陶渊明的生平,有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确切年份存在争议。有的资料称他出生于352年,去世于427年;而另一些资料则认为他出生于365年,去世于427年。无论如何,陶渊明的诗作和思想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

猜您喜欢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二

魏晋 陶渊明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
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
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饮酒·十五

魏晋 陶渊明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咏三良

魏晋 陶渊明

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
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
出则陪文舆,人必侍丹帷。
箴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
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
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
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