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难得等到七夕她已驾着七香车。刚刚两心相会又忧无情的晓霞。
注释:壬申:大中六年,时商隐在梓州柳仲郢幕。
七夕: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七香车:用多种香料涂饰的车。《太平御览·魏武帝与杨彪书》:“今赐足下画轮四望通幢七香车二乘。”
日薄:(七日)将晚时·日光渐淡。
嫣(yān):同蔫,蔫萎不鲜活。
桂嫩:指初七夜新月半圆。
榆:白榆。星名。《乐府诗集·陇西行》:“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卜肆(sì):占卜的摊子。
槎(chá):木筏。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七夕:又称中国情人节,源自中国古代传说,是男女相会的日子。
七香车:传说中七仙女乘坐的车,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晓霞:指早晨的霞光,代表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日光微弱点吧:希望太阳的光线不要太强烈,以免损害花朵的美丽。
嫩桂:形容初七夜新月的形状嫩美。
高榆:指星星的名字,代表着舒适的影斜。
灵筏:指商隐占卜的摊子,暗示他们的相会是神秘的。
《壬申七夕》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诗是在大中六年(852年)的七夕节期间创作的。诗人托杜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令狐的失望和惊讶之情。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这一天,人们庆祝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寄托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祝福。然而,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托杜却感受到了失望和惊讶。
托杜和令狐是好友,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然而,托杜却发现令狐对这个重要的节日毫无所知,甚至没有任何准备。这让托杜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原本期待着与好友一起庆祝这个浪漫的节日。
在这首诗中,托杜表达了他对令狐的失望之情。他感到惊讶的是,令狐竟然对这个节日毫不在意,似乎对爱情和浪漫完全漠不关心。这让托杜对他的好友产生了一种疏离感,他开始怀疑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否真实。
这首诗通过托杜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令狐的失望和惊讶之情。诗人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他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令狐的失望的抒发,更是对友谊和爱情的思考和反思。
总之,这首诗是在大中六年的七夕节期间创作的,诗人托杜通过表达对令狐的失望和惊讶之情,展现了他对友谊和爱情的思考和反思。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让读者深入体会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疑惑。
《壬申七夕》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诗的解读和分析。诗中描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首先,诗中提到织女已经驾车渡河,与牛郎相会。他们相会后,担心美好的时光即将结束,所以一直等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接着,诗中描述了牛郎听到了织女环佩的声音,看到了她美丽的容貌,风轻轻地吹来,所以佩响很轻微。由于日薄西山,织女的容颜并没有凋谢。诗人想象织女在黄昏时离开,所以用了“日薄”来形容。接下来,诗中提到月桂传送嫩香给他们,白榆为他们提供了遮蔽,使他们能够相聚。最后两句讲的是织女不希望人间知道他们相会的事情,因为怕有人会知道灵槎的秘密。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叹和遗憾。整首诗中,诗人以织女自比,以牵牛比牛郎,令狐绹。至于诗中是否还有其他特定的寓意,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不能妄下结论。 《壬申七夕》赏析详情»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郑州荥阳,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他的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被誉为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为他们的诗文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所以被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然而,他的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理解,因此有人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他的诗歌很受欢迎,但很少有人能够解读其中的含义。
由于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他的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中。李商隐去世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
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
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上灯,与食。
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
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
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
”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天上差乐,不苦也。
”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
少之,长吉气绝。
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
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
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