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我懒得去抹拭鸳鸯枕上的灰尘,也不去缀缝裂开了的翡翠裙,罗帐里也不再燃香炉熏烤。近段时间来相思的心更加深切了,那都是为了思念你呀!
注释:
⑴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一作“南柯子”,又名“风蝶令”“春宵曲”。《金奁集》入“仙吕宫”。
⑵拂:放置。《淮南子·齐俗训》高诱注:“拂,放也。”鸳鸯枕:绣有鸳鸯图形之枕,此作为象征男女欢合的意象。
⑶翡翠裙:绣有翡翠鸟的裙子,与第一句“鸳鸯枕”对文。
⑷罗帐罢炉熏:不再以炉香熏暖罗帐。罢,停止。熏,熏香,焚香。古时围炉燃香料,熏烤衣服和被帐等物,取其香暖。
《南歌子·懒拂鸳鸯枕》译文及注释详情»
温庭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而闻名。然而,他在仕途上的不顺利使他感到沮丧和失望。为了宣泄自己的情感和表达自己的才华,他选择了以女性化的愁思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南歌子》是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代表作品,它通过女子之口抒发了温庭筠内心的隐痛和不满。这首词以南方的景色和情感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女子思念远方的爱人的心情。词中充满了对离别和相思的描绘,表达了温庭筠对自己才华不被重视和仕途不顺的痛苦和无奈。
温庭筠通过女性化的形象和情感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表达方式使他的词作更加细腻和感人。他借助女子之口,将自己的心声融入到词中,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的内心痛苦和不满。
温庭筠的词作以其独特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而备受赞赏。他通过女性化的愁思来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和内心的隐痛,使他的词作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南歌子》正是这类作品的代表,它展示了温庭筠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南歌子·懒拂鸳鸯枕》创作背景详情»
巧妙。通过对物象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诗人成功地展现了女子思念君子的慵懒和愁怨之情。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鸳鸯枕、翡翠裙和罗帐等物品的状态,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昔日思念之苦的回忆。鸳鸯枕因长时间未使用而积满灰尘,而女主人公却懒得去拂去灰尘,这既说明了鸳鸯枕的无用,也暗示了所思之人尚未归来,同时也展现了思念之下女主人公颓丧的心情。翡翠裙则因为没有人欣赏而停止了缝制,这曲折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活动。罗帐熏香则表现了昔日幸福生活的情趣,而“罢炉熏”则说明恋人离去后,这种情趣已经消失。这三句词描绘了女主人公对琐事的漠不关心,充分表现了她思念时的无聊情绪。
接着,诗人通过“近来心更切”一句,进一步表达了女主人公近来思念之切的程度。通过一个简单的“更”字,诗人巧妙地展示了思念之情的加深。这种艺术手法使得词意更加曲折深刻,同时也使得整个词的结构层层相扣。
最后,诗人通过末句“为思君”总结了全词的主旨。这句简短的话语一方面明确了所思之人,另一方面也总结了全词中所表达的痛苦感受。整首词以“思”字为线索,通过对物象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成功地展现了女子思念君子的慵懒和愁怨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巧妙的描写和表达手法,成功地展现了女子思念君子的慵懒和愁怨之情。诗人通过对物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将抽象的感情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整首词结构严谨,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南歌子·懒拂鸳鸯枕》赏析详情»
温庭筠(约812—866)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本名是岐,字飞卿,出生在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庭筠天资聪颖,思维敏捷,每次参加考试都能押官韵,用八叉手成就八韵,因此也被称为“温八叉”。然而,他过于自负,喜欢讽刺权贵,经常触犯忌讳,引起时人的厌恶,所以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有取得成功,一直被贬抑,终生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他最后的官职是国子助教。他精通音律,擅长写诗,与李商隐齐名,被称为“温李”。他的诗歌辞藻华丽,细腻娴熟,内容多写闺情。他在词的艺术成就上超过了晚唐其他词人,是“花间派”词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对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词史上,他与韦庄并称“温韦”。他的存世词作有七十余首。后人编辑了《温飞卿集》和《金奁集》来收录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