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约45年?-约117年?)是一位汉族史学家,出生于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她是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的妹妹,被认为是博学高才的女性。她嫁给了同郡的曹寿,但很快就成为了寡妇。
班昭的兄长班固著有《汉书》、《八表》和《天文志》,但这些著作都未完成,只有散乱的遗稿。班昭继承了兄长的遗志,独立完成了《汉书》中的第七表《百官公卿表》和第六志《天文志》,使得《汉书》得以完整呈现。
由于她的才华和知识,班昭被帝王数次召入宫中,皇后和贵人都要向她请教。因此,她被尊称为曹大家(gū)。班昭擅长写赋和颂诗,她创作了《东征赋》和《女诫》等作品。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历史学家,她的贡献为后世的女性学者树立了榜样。关于她的具体出生和死亡年份,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班昭的诗词>>
杨炯(650年-692年)是一位汉族诗人,出生于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他是唐朝初期的四杰之一。
在公元661年的显庆六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誉为神童。在公元676年的上元三年,他参加制举考试并且成功通过,被授予校书郎的职位。之后,他还担任过崇文馆学士、詹事和司直等职务。
到了公元685年的垂拱元年,杨炯被降职为梓州司法参军。在公元690年的天授元年,他被任命为洛阳宫中习艺馆的教师。最后,在公元692年的如意元年秋后,他被调任为盈川县令。他在这个职位上以严酷的治理方式而闻名。不久后,他在任职期间去世。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综上所述,杨炯是一位唐朝诗人,出生于650年,去世于692年。他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才华,并且在政府中担任过多个职位。他的治理方式以严酷著称,因此被后人称为“杨盈川”。
杨炯的诗词>>
殷尧藩(780—855)是唐朝的一位诗人,出生在浙江嘉兴。他于唐元和九年(814年)中进士,之后历任永乐县令和福州从事。他曾随李翱一起担任潭州幕府的幕僚,并且在官场上有一定的政绩。殷尧藩与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他们也与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人有交往。他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成为莫逆之交。殷尧藩的足迹遍布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他热爱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他的诗集一卷被收录在《新唐书艺文志》中,并传世至今。据不完全统计,殷尧藩共有诗作约100余首,其中包含了他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感悟。关于殷尧藩的死亡情况,目前没有详细的记载。 殷尧藩的诗词>>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是南朝齐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他出生在汉族的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出身于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是同族,被世人称为“小谢”。
谢朓最初担任竟陵王萧子良的功曹和文学官,成为了“竟陵八友”之一。后来他被任命为宣城太守,最终成为尚书吏部郎,又被称为谢宣城和谢吏部。
然而,在东昏侯永元初年,谢朓遭到始安王萧遥光的诬陷,被关进监狱并最终死去。
谢朓曾与沈约等人共同创造了“永明体”,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保存了200多首。这些诗作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也有直抒怀抱之作,其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开篇,常有佳句。此外,他的诗歌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了唐代律绝诗的先河。
谢朓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