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七夕》原文赏析

  • xíng
    xiāng
    ·
  • [
    sòng
    dài
    ]
    qīng
    zhào
  • cǎo
    míng
    qióng
    jīng
    luò
    tóng
    zhèng
    rén
    jiān
    tiān
    shàng
    chóu
    nóng
    yún
    jiē
    yuè
    guān
    suǒ
    qiān
    chóng
    zòng
    chá
    lái
    chá
    xiāng
    féng
  • xīng
    qiáo
    què
    jià
    jīng
    nián
    cái
    jiàn
    xiǎng
    qíng
    bié
    hèn
    nán
    qióng
    qiān
    niú
    zhī
    shì
    zhōng
    shèn
    shà
    ér
    qíng
    shà
    ér
    shà
    ér
    fēng

原文: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相关标签:宋词精选七夕节孤独行香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草丛中,蟋蟀不停地鸣叫,梧桐树上的叶子仿佛被这蛩鸣声所惊扰,纷纷飘落下来。从眼前的景象,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在天宫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法相会。他们只能一年一次短暂地相聚,其余的时间就像漂浮在浩渺星河中的木筏,来回游荡,终究无法相聚。

喜鹊搭桥,一年才能相见,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注释:
蛩(qióng):蟋蟀。
云阶月地:指天宫。
浮槎:指往来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星桥鹊驾:传说七夕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时,喜鹊为之搭桥,故称鹊桥。
牵牛织女:二星宿名。
甚霎(shà)儿:“甚”是领字,此处含有“正”的意思。霎儿:一会儿。 《行香子·七夕》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李清照在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的时候,与丈夫赵明诚在离乱中相依为命。赵明诚在三月份被罢去江宁守的职务,随后在五月份被任命为湖州知州。然而,赵明诚又被迫前往建康应召,使得夫妻二人再次被迫分离。在这个时候,李清照暂时居住在池阳,她感到孤独无依,境况更加凄凉。 《行香子·七夕》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首双调小令以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为背景,通过描写离愁别恨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凄恻动人之情。词的开头以人间的七夕为起点,描述了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主人公的孤独痛苦。词人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夸张地描写了几片飘落的梧桐叶子,强调了环境的寂静,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凄怆之情。接下来,词人描写了牛郎和织女远隔云阶月地、无法相见的痛苦,表达了自己与丈夫身在异地、心相牵挂的离愁;同时,描写了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瞬息离散的苦难,抒发了自己与丈夫远隔千里、无法欢聚的别恨。

整个上片由人间写到天上,情感真挚,每句都紧扣词人的感情。在下片中,词人将自己与丈夫的境况与牛郎、织女的境况融合在一起,展开了奇特的联想。她从自己的现实处境出发,推测牛郎和织女可能还未相聚,鹊桥可能还未搭建起来。这种推测联想完全是移情的结果,含蓄而婉转地抒发了人间七夕夫妻无法相见的难言苦衷。

词的尾句描写了天上七夕的自然景色,与开头的人间七夕景色相呼应。一边是变幻莫测的银河两岸,一边是深闺庭院中蟋蟀低吟、梧桐落叶。这种清冷凄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词人的孤寂悲伤之情。整首词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词人对他们的同情,并借此抒发了对自己丈夫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 《行香子·七夕》鉴赏详情»

赏析二

词人对牛郎、织女的离别之苦的关注和担忧。整首词以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蟋蟀鸣叫和梧桐叶飘落的描写,词人将人间的离愁别怨与天上的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相联系。词人通过描写牛郎、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法相会的情景,表达了对他们遭遇的同情和同病相怜的情怀。词人进一步描绘了牛郎、织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暂相会之期,其余时光则如浮槎般游离不定,无法相聚。下片则继续展开词人的想象,表达了对牛郎、织女别恨难穷尽的忧虑。词人猜想牛郎、织女是否仍未能相聚,对他们的关注之情溢于言表。最后一句则通过描述天气的阴晴不定,忽风忽雨,暗示牛郎、织女的相会可能又受到了阻碍。整首词以描绘秋天的景象为线索,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离愁别怨的关注和对牛郎、织女遭遇的同情。 《行香子·七夕》赏析二详情»

宋代诗人李清照的照片
李清照

李清照,生于1084年3月13日,死于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是汉族,出生于山东省济南章丘。她是宋代(南北宋之交)的女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词作前期多写她悠闲的生活,后期则更多地表达她对自身境遇的悲叹和感伤。她的词作形式上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在论词方面,她强调协律,崇尚典雅,并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念,反对将词作为诗文的写作方式。

除了词作,李清照也擅长写诗,但留存下来的诗作并不多,其中一部分是感时咏史的作品,情辞慷慨,与她的词风有所不同。

李清照的文集有《易安居士文集》和《易安词》,但已经散佚。后人编纂了《漱玉词》辑本,现在也有《李清照集校注》供人参考。

猜您喜欢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代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除夜

宋代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中秋月

宋代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