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原文赏析

  • yuàn
    shī
    chǔ
    diào
    shì
    páng
    zhǔ
    簿
    dèng
    zhì
    zhōng
  • [
    weì
    jìn
    ]
    táo
    yuān
    míng
  • tiān
    dào
    yōu
    qiě
    yuǎn
    guǐ
    shén
    máng
    meì
    rán
  • jié
    niàn
    shàn
    shì
    liù
    jiǔ
    nián
  • ruò
    guàn
    féng
    shì
    shǐ
    shì
    sāng
    piān
  • yán
    huǒ
    fén
    míng
    zhōng
    tián
  • fēng
    zòng
    héng
    zhì
    shōu
    liǎn
    yíng
    chán
  • xià
    cháng
    bào
    hán
    beì
    mián
  • zào
    míng
    chén
    yuàn
    qiān
  • zài
    yuàn
    tiān
    yōu
    qián
  • juē
    shēn
    hòu
    míng
    ruò
    yān
  • kāng
    kǎi
    beī
    zhōng
    xìn
    weí
    xián

原文: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慷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


相关标签:抒情人生艰难

译文及注释

夏日缺粮长饥饿,冬夜无被受冻寒;夜幕降临盼天亮,日出却愿日落山。

夏日缺粮长饥饿:夏天缺少粮食,长时间饥饿。
冬夜无被受冻寒:冬天夜晚没有被子,受到冻寒之苦。
夜幕降临盼天亮:夜晚降临时期待天亮。
日出却愿日落山:太阳升起时却希望它早点落山。

我命自苦难怨天,遭受忧患心熬煎。死后名声何足叹,在我视之如云烟。慷慨悲歌孤独心,唯有知音晓哀怨。

我命自苦难怨天:我命运艰难,怨天尤多。
遭受忧患心熬煎:经历忧虑和痛苦,心灵受折磨。
死后名声何足叹:死后的名声又有何用。
在我视之如云烟:对于名声,我视之如云烟,不以为意。
慷慨悲歌孤独心:慷慨地唱出悲歌,心中孤独。
唯有知音晓哀怨:只有知音能够理解我的哀怨之情。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陶渊明仿照汉乐府《怨诗》的样式写给自己朋友的。根据诗中“僶俛六九年”句,可以推断出这首诗是在诗人五十四岁时创作的,当时正值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年)。在前一年的秋天,东晋军队攻克了后秦并进入了长安,主帅刘裕在十二月返回了建康。然而,诗人对于爱国的热望却在这个时刻幻灭了。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陶渊明晚年的生活境况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天道鬼神存在的怀疑和对自己困境的思考。全诗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十四句是诗人对天道鬼神存在的质疑,后段六句是他对目前困境的思想活动。

在前段中,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质疑天道鬼神的存在。他从自己成年后一直想做好事,但却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幸,如家门不幸、天灾频发等。他认为这些现实的困境证明了天道鬼神并不存在。

后段中,诗人面对目前的困境,愤慨地认为这都是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天命或他人的责任。他提到历代圣贤教导人们要立德、立功、立言,但他认为这些都是过眼烟云,他只希望有像锺子期一样的知音人陪伴他。

这首诗展现了陶渊明晚年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情绪。陶渊明以田园诗人著称,但他的晚年生活却充满了困苦和悲凉。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陶渊明晚年的生活和思想。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赏析详情»

魏晋诗人陶渊明的照片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曾担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务。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但仅任职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广泛,对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陶渊明的生平,有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确切年份存在争议。有的资料称他出生于352年,去世于427年;而另一些资料则认为他出生于365年,去世于427年。无论如何,陶渊明的诗作和思想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

猜您喜欢

酬丁柴桑

魏晋 陶渊明

有客有客,爰来宦止。
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飱胜如归,聆善若始。匪惟谐也,屡有良游。
载言载眺,以写我忧。
放欢一遇,既醉还休。
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和刘柴桑

魏晋 陶渊明

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
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
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饮酒·二十

魏晋 陶渊明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