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敦周卿

奥敦周卿(生卒不详)是女真族人,与白朴同时活动于元初时期。他的字是周卿,号竹庵,奥敦是女真姓氏。《全元散曲》中收录了他的两首小令。他的先祖曾在金朝任职,父亲奥敦保和在降元后也立下了许多战功,由万户迁至德兴府元帅。周卿本人历任怀孟路总管府判官、侍御史、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佥事。他是元代散曲的早期作家之一,与杨果、白朴有交往,并相互酬唱。现存有他的两首小令和三首套数。《太和正音谱》将他列为「词林英杰」。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目前不详。 奥敦周卿的诗词>>

守常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信息:
姓名:守常(生卒不详)
职业:元时武陵僧
俗姓:李
出家年龄:十二岁
补充信息:
守常是元时武陵地区的一位僧人,他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目前没有详细的记录。根据提供的信息,我们只知道他在十二岁时就出家成为了一名僧人。
由于缺乏更多的信息,我们无法提供关于守常的其他详细背景和生平事迹。如果您能提供更多相关信息,我们将能够为您提供更全面的整理和补充。 守常的诗词>>

傅若金

傅若金(1303—1342)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他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年少时学徒编席,后来拜范椁为师,广泛涉猎百家学说,勤奋读书,自学成才。他以布衣身份来到京师,不久就因其才华出众而声名远扬。虞集、揭傒斯等人都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才华异于常人,于是推荐他进入朝廷。
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受命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的情况非常复杂,但若金处理得游刃有余,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安南馆宾对他示好,但若金却拒绝了他们的姬宴,并以诗歌表达了自己的节操。欧阳玄赞扬他说:“他以能写诗而在中国有名,以能使远方的人知晓而在外国有声望”。
回国后,傅若金被任命为广州路学教授,但在四十岁时不幸去世。 傅若金的诗词>>

贡性之

贡性之元明间宣城人,字友初,一作有初。他的师傅是泰侄。贡性以胄子的身份除了簿尉,因为他的刚直名声而闻名。后来他被任命为闽省理官。明洪武初年,他被征召为录师泰的助手,由于大臣们对他的才能的推荐,他选择隐居在山阴,并改名为悦。他的从弟们都在朝廷任职,但他们都没有去找他。贡性自己务农自给,直到生命的尽头。他的门人私下称他为真晦先生。他有一部名为《南湖集》的著作。 贡性之的诗词>>

盍志学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整理和补充以下信息:
1. 盍志学的生平不详:根据提供的信息,我们无法得知盍志学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以及其他生平细节。
2. 列于《录鬼簿》中:元代的钟嗣成在《录鬼簿》中将盍志学列于“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这表明盍志学在当时已经去世,并且他的作品被认为是乐府行的代表之一。
3. 名下缀“学士”二字:根据《录鬼簿》的记载,盍志学的名字后面有“学士”二字。这可能是他的官职或学位的称号,但具体含义不详。
4. 明代《太和正音谱》中未载其名:明代的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没有记载盍志学的名字。这可能意味着在明代时期,盍志学的作品已经不再流传或被遗忘。
5. 盍西村、阚志学与盍志学的关系不明:明代《太和正音谱》中记载了盍西村和阚志学的名字,但不清楚他们是否与盍志学有关。可能是同一人的不同称呼,也可能是与盍志学有某种关联的其他人。
总之,根据提供的信息,我们对盍志学的生平和具体背景了解有限。他被认为是乐府行的代表之一,但具体的出生和死亡日期以及其他生平细节仍然不详。 盍志学的诗词>>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是元代山水田园诗人,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他出生在福建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一起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
黄镇成初时多次被荐举,但都没有接受官职。他游历了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广泛地吸取了各地的文化和风景的灵感。后来,他被任命为江南地区的儒学提举,但在上任之前就去世了。
黄镇成的著作包括《秋声集》四卷和《尚书通考》十卷。《秋声集》是他的诗集,收录了他的山水田园诗作,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尚书通考》是他的学术著作,涵盖了对《尚书》的详细解读和研究。
黄镇成是元代重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为特点,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和学术研究成果都为后人所推崇和传颂。 黄镇成的诗词>>

曹明善

曹德,字明善,是衢州(今浙江衢县)人。他曾担任衢州路吏和山东宪吏。在元朝至元五年(一三三九年),曹德在都城中创作了《清江引》(又名《岷江录》)这两首曲子,讽刺了权贵伯颜擅自专权,杀害了郯王彻彻笃,并滥用刑狱,导致无辜者受害。这两首曲子被大书揭于五门之上,因此曹德的名声大噪。明代的贾仲明称赞他是“神京独赋《长门柳》(即《清江引》的首句),士林中逞俊流,万人内占了鳌头。”由于伯颜缉捕,曹德南逃到吴中的僧舍避祸。在那里居住了数年,等到伯颜事败后,他才再次回到京城。他与任则明、马昂夫等人相交。任则明创作了《曹明善北回》这首曲子,而曹德则创作了《喜春来》《和则明韵》这两首曲子,以及《小梁州》《侍马昂夫相公游柯山》这两首曲子。 曹明善的诗词>>

贾策

贾策(1282—1339)是元朝时期的中州人,字治安。他擅长歌诗,并且通晓蒙古语文。他曾经从事宣使的工作,后来被调往湖广省。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不断晋升,最终成为了杭州仁和县的尹。然而,不幸的是,贾策在任期结束后去世。除了他的文学才华,贾策还有一项特长,那就是绘画。他擅长描绘花卉、竹子以及各种禽鸟。 贾策的诗词>>

高明

高明(约1305~约1371)是元代戏曲家,字则诚,号菜根道人。他出生于浙江瑞安,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为古典名剧《琵琶记》的创作人。他的家乡瑞安属于古永嘉郡,后人因此称他为高东嘉。他的家族中长辈和兄弟都擅长诗文。他曾跟随名儒黄□游学,黄溍为官清廉,以孝行著称,对高明的思想和品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明年轻时充满了对世界的热情,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年)他以《春秋》考中进士,后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他在官场上廉明正直,曾审理四明冤狱,因此在郡中被称为神明。他关心民间疾苦,不屈于权势,因此受到治下百姓的爱戴。在他离任处州时,百姓甚至为他立碑以示纪念。
高明的一生充满了成就和荣誉,他是元代戏曲作家中的重要人物,创作了《琵琶记》等经典剧目。他的思想和品格受到家庭和老师的深刻影响,他的清廉正直和关心民间疾苦的态度使他成为人们敬仰的榜样。尽管他的生平资料有限,但他的作品和影响力在戏曲界和文化界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高明的诗词>>

邾经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邾经经字仲谊的整理补充:
邾经经字仲谊,是维扬海陵(今泰州)人,生卒年份暂无具体记录。他是元末进士,具体的进士年份也没有提供。
邾经经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有《玩斋集》。《玩斋集》是他的作品集,其中收录了他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这部作品集可能包含了他的一些思想、感悟和对生活的观察。
除了以上提到的信息,关于邾经经字仲谊的生平和其他作品,目前没有提供更多的具体内容。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或文献。 邾经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