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清

周德清(1277-1365)是元代的一位文学家,他的字是日湛,号是挺斋,出生在高安(今属江西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他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后代。周德清擅长工作乐府和音律,他一生都没有担任过官职。他著有一本音韵学名著《中原音韵》,这使他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音韵学家之一。他也是元代杰出的音韵学家和戏曲作家。他的散曲创作在《录鬼簿续篇》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他编著的《中原音韵》对中国音韵学和戏曲史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全元散曲》中收录了他的小令31首和3套套数。周德清于至正己年(1365年)去世,享年八十九岁。 周德清的诗词>>

赵显宏

赵显宏(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是元代的一位文人,字号不详,号学村。关于他的生卒年以及生平的具体情况目前不详,但大致可以推测他约在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他与孙周卿同时活动。
赵显宏擅长创作散曲,他的作品中包括与李伯瞻合作创作的殿前欢四支,这些作品至今仍然流传。关于他其他作品的情况目前不详。
需要补充的信息包括赵显宏的具体出生和死亡年份,以及他的生平经历和其他作品的情况。 赵显宏的诗词>>

商挺

商挺(1209—1288)是元代的一位散曲家。他的字是孟卿,也有人写作梦卿,号称左山老人。他出生在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二十四岁时,他与元好问、杨矣一起北走。后来,他被东平严忠济辟为经历,并出任曹州的判官。1253年,商挺进入忽必烈的侍奉,被派往京兆宣抚司担任郎中,后来升任副使。1264年,他进入京城担任参知政事。六年后,他成为枢密院的签事,八年后升任副使。九年后,他被任命为安西王的相国。然而,十六年后,他因为某些事件而被罢免职务。二十年后,他再次担任枢密副使,但因病而辞职。商挺去世后,被追赠太师鲁国公,并获得溢文定的封号。他的诗歌有一千多首,可惜很多散佚。《元诗选》收录了他的四首诗,而《全元散曲》则收录了他的十九首小令,其中多数描写了恋情和四季风景。 商挺的诗词>>

卫立中

卫立中,名德辰,字立中,是元朝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在一二九零~一三五零年前后在世。孙楷弟《元曲家考略》认为卫立中就是卫德辰。
卫立中的先世是渤海人,七世祖始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四世祖又徙至华亭(旧县名,治所今上海松江县),是为华亭人。他素以才干称,善书。虽然他没有从政,但与阿里西瑛、贯云石等人交游,年辈亦相若。
明代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将卫立中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可见他在文学界的地位。然而,关于卫立中的生平和具体贡献,目前资料有限,无法进一步补充。 卫立中的诗词>>

景元启

景元启是元代散曲作家,约公元1317年前后在世。关于他的名字、籍贯、出生和死亡年份以及生平等方面的信息并不详细,大约在元仁宗延祐中前后在世。
景元启的主要作品是散曲,其中包括了《得胜令》等小令。他的作品散布在《太平乐府》和《阳春白雪》等文集中。现今保存下来的景元启的散曲有十五首小令,还有一套曲目。
需要补充的信息包括景元启的真实姓名、籍贯、出生和死亡年份,以及他的生平经历等。 景元启的诗词>>

钱霖

钱霖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字子云,后为道士,更名抱素,号素庵,松江人。关于他的生卒年并不清楚,大约在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也没有详细的记录。他擅长作散曲,尤其以其巧妙的语言表达而闻名。他还曾整理名公所作的散曲,编成了《江湖清思集》(其中包括一些鬼簿记录),并流传至今。他博学多才,擅长写作,但并未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最终成为了一个黄冠道士。他最初在松江东郭建立了一个庵堂,名为“封云”和“可月”。后来迁居湖州,晚年定居在嘉兴,建了一座名为“藏六窝”的房子,自称泰窝道人。他著有词集《渔樵谱》,并由杨维桢作序,被称赞为寄闲父子之风。此外,他还编有散曲集《江湖清思集》,以及著有《醉边余兴》。 钱霖的诗词>>

陈草庵

陈草庵(1245——约1330)是元代散曲作家,名英,字彦卿,号草庵,出生于大都(今北京市)。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据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记载,他曾任监察御史、中丞等职位,被称为“陈草庵中丞”,并被列为前辈名公之中。
根据孙楷第的《元曲家考略》,陈草庵名英,曾任宣抚,延初时拜河南省左丞。门岿继考其人,名英,字彦卿,号草庵,出生地为析津(今北京)。元代张养浩的《云庄类稿》卷九《析津陈氏先茔墓碑铭》引用了陈英自述,详细叙述了他的家世和任职历程(见《元曲百家纵论》第七三页),这也可以作为参考。
陈草庵的作品中,现存有二十六首小令。他的作品多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愤世嫉俗的情绪。 陈草庵的诗词>>

赵禹圭

赵禹圭,字天锡,是汴梁人。他在世祖至元时期担任镇江路行大司农司管勾的职务。后来,在文宗至顺元年,他被累迁为镇江路判官。然而,仅仅三年后,他便选择了致仕。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暂时无法得知。 赵禹圭的诗词>>

阿鲁威

阿鲁威(生卒年不详)是一位蒙古族人,字叔重,号东泉。他曾担任南剑太守、经筵官和参知政事等职务。阿鲁威擅长诗歌创作,尤其擅长散曲。他的散曲作品传世至今,可以在《阳春白雪》、《乐府群珠》等书中找到。然而,关于阿鲁威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详细的记录。 阿鲁威的诗词>>

行端

行端(1254—1341)是元代的一位僧人,出生于临海,字元叟,又号景元,俗姓何。他自称寒拾里人,出身儒家世家。在十一岁时,他在馀杭的化城院出家。
行端在成宗大德中被赐号为慧文正辩禅师,并担任中天竺的主持,后来迁至灵隐寺。之后,他主持径山寺二十年,担任大护持师的职务。行端擅长诗文创作,他的作品被收集在《寒拾里人稿》中。
关于行端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文中并未提及。 行端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