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郑谷的照片
郑谷

郑谷(约851~910)是唐朝末期的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出生于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他在僖宗时期考中进士,担任过都官郎中的官职,因此被人称为郑都官。他以《鹧鸪诗》而得名,被人称为郑鹧鸪。
郑谷的诗作大多写景咏物,展现了士大夫的闲情逸致。他的诗风清新通俗,但有时也流于浅率。他曾与许裳、张乔等人进行唱和往还,被称为“芳林十哲”。
郑谷原有的诗集已经散佚,只存有《云台编》一部作品。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和细节,目前没有详细的记录。 郑谷的诗词>>

唐代诗人胡曾的照片
胡曾

胡曾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出生和死亡的具体年份不详,大约生于840年左右。他是邵阳(今属湖南)人,非常喜欢游历。
在咸通年间,胡曾参加了进士考试,但没有通过,因此滞留在长安。咸通十二年(871年),路岩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胡曾被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年),胡曾再次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的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被调往荆南节度使,胡曾也随之前往荆南。最后,胡曾在故乡度过了晚年,直至去世。
尽管胡曾的生平资料有限,但他的诗作在唐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表达了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感悟。胡曾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季节等为题材,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流传至今,被后人广泛传颂。 胡曾的诗词>>

唐代诗人杨玉环的照片
杨玉环

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是唐代宫廷音乐家和舞蹈家。她以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而闻名,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关于杨玉环的籍贯存在争议,主要有五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她来自虢州阌乡(今河南灵宝),另一种说法认为她来自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她来自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她来自蜀州(今四川成都),最后一种说法认为她来自容州(今广西容县)。
杨玉环出生于宦门世家,她的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她最初成为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后来受令出家,又被唐玄宗册封为贵妃。
公元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杨玉环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时,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乱军中丧生,香消玉殒。 杨玉环的诗词>>

唐代诗人朱子奢的照片
朱子奢

根据提供的内容,整理补充如下:
朱子奢(?—641年)字不详,苏州吴人。关于他的出生年份没有确切的记录。他在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去世。朱子奢擅长文辞,通晓春秋经典。在隋朝大业年间,他担任直秘书学士一职。当时天下动荡,他因病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武德四年(621年),他随杜伏威一同入唐,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在贞观时期,他先后担任谏议大夫和弘文馆学士等官职。朱子奢性格乐观开朗,善于辩论,以经义为基础进行修饰。每次宴会上,皇帝都会命令他与群臣进行讨论,但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比。 朱子奢的诗词>>

唐代诗人王季友的照片
王季友

王季友(714年3月11日-794年12月18日),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幼年家道破落,与兄一同迁至丰城云岭定居,并勤奋读书。
22岁时,王季友考中状元,并被任命为御史治书。然而,他对时政感到厌倦,不愿与李林甫等人为伍。不久后,王季友返回丰城,在株山脚下的龙泽智度寺设帐授徒,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
在隐居期间,王季友著有《龙泽遗稿》、《四书要注》、《六经通义》等作品。他的名气在当时也很响亮,杜甫、钱起、郎士元等人都与他有唱和之作。
王季友于794年12月18日去世,享年80岁。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以其学识和隐居生活而闻名于世。 王季友的诗词>>

唐代诗人狄仁杰的照片
狄仁杰

狄仁杰(630年-700年11月15日),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是唐代和武周时期的政治家。他早年考中明经科,先后担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务,以不畏权贵而著称。
在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被封为内史,然而同年他因病去世。他被追赠为文昌右相,并被谥号为文惠。之后,他又被追赠为司空、梁国公。
总结:狄仁杰是唐代和武周时期的政治家,他在政治生涯中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他以不畏权贵而著称,被封为内史后不久因病去世。他被追赠为文昌右相,并被谥号为文惠,后又被追赠为司空、梁国公。 狄仁杰的诗词>>

唐代诗人上官昭容的照片
上官昭容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是唐代的一位女官、诗人和皇妃。她出生于陕州陕县,祖籍陇西上邽。由于祖父上官仪被杀,她随母郑氏成为内庭的婢女。在十四岁时,她因聪慧善文而受到武则天的重用,成为宫中制诰的负责人,被称为“巾帼宰相”。
在唐中宗时期,上官婉儿被封为昭容,权势更加强大。她在政坛和文坛上都有显要的地位,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和外朝的政令文告。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并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表朝廷评价天下的诗文。许多词臣都聚集在她的门下,她的遗诗有三十二首被收录在《全唐诗》中。
然而,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发动了唐隆政变,上官婉儿与韦后同时被杀害。 上官昭容的诗词>>

唐代诗人皎然的照片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他是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的主持。他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皎然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人合作创作了许多诗歌作品,目前还保存有他的470首诗。这些诗歌大多是送别和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除了诗歌创作,皎然还著有一部诗歌理论著作《诗式》。这本著作对诗歌的形式和风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于皎然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和细节,目前的资料并不详细。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生于730年,逝世于799年。 皎然的诗词>>

唐代诗人苏味道的照片
苏味道

苏味道(648—705)是唐代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生在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他在20岁时通过了进士考试,后来被任命为咸阳尉。
在武则天统治时期,苏味道曾担任相位数年。他为了求得宠幸,采取了曲意逢迎的策略,处理事务时常常违背原则,被人称为“苏模棱”。由于与张易之结交,他在中宗时期被贬为郿州刺史,并在任所去世。
苏味道与杜审言、崔融、李峤一起被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一起被称为苏李。他对唐代律诗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的诗多数是应制之作,风格浮艳雍容。然而,《正月十五夜》(又名《上元》)这首诗描写了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成为了传世之作。他原有的诗集已经失传,但《全唐诗》收录了他的16首诗。
苏味道去世后葬在今天的栾城苏邱村,他的一个儿子留在四川眉山,宋代的“三苏”被认为是他的后裔。 苏味道的诗词>>

唐代诗人虞世南的照片
虞世南

虞世南生于558年,出生地为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他是汉族,父亲是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兄弟是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
虞世南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书法家、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他被封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擅长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一起被称为“初唐四大家”。在日本学界,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被称为“初唐三大家”。
虞世南编纂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他还有一部诗文集,原有三十卷,但现已散失不全。民国时期,张寿镛编辑成《虞秘监集》,共四卷。
虞世南去世于638年7月11日。 虞世南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