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曾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出生和死亡的具体年份不详,大约生于840年左右。他是邵阳(今属湖南)人,非常喜欢游历。
在咸通年间,胡曾参加了进士考试,但没有通过,因此滞留在长安。咸通十二年(871年),路岩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胡曾被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年),胡曾再次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的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被调往荆南节度使,胡曾也随之前往荆南。最后,胡曾在故乡度过了晚年,直至去世。
尽管胡曾的生平资料有限,但他的诗作在唐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表达了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感悟。胡曾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季节等为题材,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流传至今,被后人广泛传颂。
胡曾的诗词>>
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是唐代宫廷音乐家和舞蹈家。她以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而闻名,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关于杨玉环的籍贯存在争议,主要有五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她来自虢州阌乡(今河南灵宝),另一种说法认为她来自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她来自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她来自蜀州(今四川成都),最后一种说法认为她来自容州(今广西容县)。
杨玉环出生于宦门世家,她的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她最初成为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后来受令出家,又被唐玄宗册封为贵妃。
公元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杨玉环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时,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乱军中丧生,香消玉殒。
杨玉环的诗词>>
王季友(714年3月11日-794年12月18日),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幼年家道破落,与兄一同迁至丰城云岭定居,并勤奋读书。
22岁时,王季友考中状元,并被任命为御史治书。然而,他对时政感到厌倦,不愿与李林甫等人为伍。不久后,王季友返回丰城,在株山脚下的龙泽智度寺设帐授徒,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
在隐居期间,王季友著有《龙泽遗稿》、《四书要注》、《六经通义》等作品。他的名气在当时也很响亮,杜甫、钱起、郎士元等人都与他有唱和之作。
王季友于794年12月18日去世,享年80岁。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以其学识和隐居生活而闻名于世。
王季友的诗词>>
狄仁杰(630年-700年11月15日),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是唐代和武周时期的政治家。他早年考中明经科,先后担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务,以不畏权贵而著称。
在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被封为内史,然而同年他因病去世。他被追赠为文昌右相,并被谥号为文惠。之后,他又被追赠为司空、梁国公。
总结:狄仁杰是唐代和武周时期的政治家,他在政治生涯中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他以不畏权贵而著称,被封为内史后不久因病去世。他被追赠为文昌右相,并被谥号为文惠,后又被追赠为司空、梁国公。
狄仁杰的诗词>>
苏味道(648—705)是唐代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生在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他在20岁时通过了进士考试,后来被任命为咸阳尉。
在武则天统治时期,苏味道曾担任相位数年。他为了求得宠幸,采取了曲意逢迎的策略,处理事务时常常违背原则,被人称为“苏模棱”。由于与张易之结交,他在中宗时期被贬为郿州刺史,并在任所去世。
苏味道与杜审言、崔融、李峤一起被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一起被称为苏李。他对唐代律诗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的诗多数是应制之作,风格浮艳雍容。然而,《正月十五夜》(又名《上元》)这首诗描写了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成为了传世之作。他原有的诗集已经失传,但《全唐诗》收录了他的16首诗。
苏味道去世后葬在今天的栾城苏邱村,他的一个儿子留在四川眉山,宋代的“三苏”被认为是他的后裔。
苏味道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