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杨炎正的照片
杨炎正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是杨万里的族弟。庆元二年(1196)五十二岁时开始登第,被任命为宁县簿,受知于京镗。六年后,他被任命为架阁指挥,但不久后被罢官。
嘉定三年(1210),杨炎正被任命为大理司直,但因为在臣僚中发表批评意见而被诏令外派,被任命为藤州知州。嘉定七年,他再次被罢官,但被调任为琼州知州,最终升至安抚使的官职。
杨炎正与辛弃疾的交情非常深厚,两人之间有很多互相赠诗的情况发生。 杨炎正的诗词>>

宋代诗人高翥的照片
高翥

高翥(1170~1241)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他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出生于余姚(今属浙江)。高翥一生都穿着布衣,不屑于从事官职或其他职业,以游荡江湖为乐,被称为“江湖游士”。
高翥年轻时就有着非凡的志向,不愿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专注于诗歌创作。他的诗才非常出众,同时他的绘画也非常有名。然而,尽管他的才华卓越,晚年却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他没有一片土地,只能在上林湖畔搭建了一个简陋的草屋,房子很小,只能容纳他一个人,他自署为“信天巢”。
在72岁那年,高翥患上了淮水疾病,最终在杭州西湖去世。他一生都与湖山为伴,最终实现了他的心愿。 高翥的诗词>>

宋代诗人晁端礼的照片
晁端礼

晁端礼(1046~1113)是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名字有时也写作元礼,字叫次膺。他出生在河南省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但因为他的父亲葬在山东济宁的济州任城,所以他被认为是任城人。
在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晁端礼应蔡京的推荐而来到京城。正好在宫禁中有一朵莲荷初生,他写了一首《并蒂芙蓉》的词,得到了徽宗的赞赏。因此他被任命为大晟府协律的承事郎。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然而他还没有正式上任就病逝了。 晁端礼的诗词>>

宋代诗人吴淑姬的照片
吴淑姬

吴淑姬,约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她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女子,父亲是一位秀才。尽管家境贫困,但吴淑姬却拥有出众的容貌和聪慧的才华,尤其擅长写诗词。
吴淑姬的词作非常出色,她创作了《阳春白雪词》五卷和《花庵词选》。黄升评价她的词作不亚于李易安,认为她的作品有着独特的魅力。
尽管吴淑姬的生平资料有限,但她的文学才华却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她的词作展现了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吴淑姬的诗词>>

宋代诗人黄裳的照片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在元丰五年(1082)他考中进士,名列第一,后来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并被赐予少傅的官职。黄裳的文学才华出众,尤其擅长写词。他的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他著有《演山先生文集》和《演山词》两部作品,其中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黄裳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表达技巧而闻名。他的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描绘出细腻而富有感染力的画面。他的词作常常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减字木兰花》是黄裳最为著名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木兰花为主题,通过减字的手法,将花的美丽和女子的纯洁、坚强相结合,表达出对女性的赞美和敬仰。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被誉为黄裳的代表作之一。
黄裳的文学成就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词作被广泛传颂,并成为后来文人墨客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对宋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黄裳在文学创作之外,还有丰富的官职经历。他从进士第一开始,逐渐晋升至端明殿学士,并最终被赐予少傅的官职。他在官场上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和品德,受到了朝廷的赏识和信任。
黄裳于1130年去世,享年87岁。他在世时被赐予少傅的官职,并在去世后被追赠为少傅。他的去世使文坛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词人,但他的作品和影响力却长久地流传下来,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黄裳的诗词>>

宋代诗人张嵲的照片
张嵲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中进士,被任命为唐州方城尉,后调任房州司法参军,再被辟为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张嵲生于1096年,出生地为襄阳,当时属于宋朝的领土。他在1121年中进士,成为官员。首先被任命为唐州方城尉,负责管理和维护唐州的治安和法律秩序。随后,他被调到房州担任司法参军,负责司法事务的处理和管理。最后,他被辟为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担任该地区的安抚工作。
关于张嵲的死亡信息暂无具体记录。根据他的生年和活动年代,可以推测他在1184年左右去世,享年约88岁。 张嵲的诗词>>

宋代诗人陈师道的照片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是北宋时期的官员和诗人。他的字是履常,号称后山居士,是汉族,出生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在元祐初年,苏轼等人推荐他的文才和行为,使他成为徐州的教授。后来,他历任太学博士、颖州教授和秘书省正字。陈师道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思,因此被称为“闭门觅句陈无己”。他是苏门六君子之一,也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作家。除了诗歌,他还擅长写词,他的词风格与诗相似,以拗峭惊警见长。然而,他的诗和词存在内容狭窄、词意艰涩的问题。他的著作包括《后山先生集》,他的词作有《后山词》。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暂时无法提供。 陈师道的诗词>>

宋代诗人王安国的照片
王安国

王安国(1028年-1074年),字平甫,是王安石的大弟。他出生在北宋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他与王安礼、王雱一起被世人称为“临川三王”。
王安国的才华出众,他的学识广博,被曾巩称赞为“于书无所不通”。他在辨析是非得失方面也非常明晰,对于文学作品的典故和重要性也有深刻的理解。他的诗歌作品博大精深,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王安国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磊落大气为特点,他的诗风独特,充满了激情和力量。他的诗作涉及了各个方面的主题,包括自然景观、人生哲理、历史典故等等。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被后人广泛传颂。
王安国在文学界的地位非常高,他的作品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在后世也被广泛研究和传承。他的才华和贡献使他成为北宋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王安国于1074年去世,享年47岁。他的离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作品和影响力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王安国的诗词>>

宋代诗人夏竦的照片
夏竦

夏竦,字子乔,出生于985年,是北宋时期的大臣。他出生在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夏竦在北宋时期担任重要职务,被尊称为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
夏竦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著作包括百卷的文集《文庄集》,十三卷的《策论》,三卷的《笺奏》,五卷的《古文四声韵》,以及一卷的《声韵图》。其中,《文庄集》被收入《四库全书》。
夏竦的著作在当时备受赞誉,他的文集《文庄集》共有三十六卷,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夏竦的生平和死亡年份是985年至1051年。 夏竦的诗词>>

宋代诗人司马槱的照片
司马槱

根据提供的内容,整理补充如下:
司马槱,字才仲,出生于陕州夏县。在元佑中,苏轼荐举了他,因为他才华出众,品行端正,能够直言极谏,所以他考取了科举中的第五等,被赐予同进士的身份。
他先后被任命为河中府司理参军,并最终被调任到杭州担任知州一职。在杭州任职期间,司马槱为官清廉,勤勉尽责,深受人们的敬重和赞赏。
然而,司马槱在任期间不幸去世。他的具体死因和去世时间没有提及。
司马槱的事迹被记载在张耒的《书司马槱事》中,该文收录在《张右史集》的第四七卷中。此外,司马槱的词作也被收录在《全宋词》中,共有两首。 司马槱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