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是北宋时期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他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
司马光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他的贡献之一是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部巨著涵盖了从周朝到五代十国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史书之一。
司马光的人格特点是温良谦恭、刚正不阿,他的为人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一直受到人们的景仰。他的著作非常丰富,除了《资治通鉴》之外,还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1086年,司马光逝世,被追赠太师、温国公,并谥号为文正。他的贡献和影响在历史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至今仍然被人们所敬仰。
司马光的诗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在幼年时,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并在此地定居。他师从李之才学习《河图》、《洛书》和伏羲八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还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著作。
嘉祐七年(1062年),邵雍搬到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居住,并自称为安乐先生。他在外出游时,常坐一辆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和宋神宗熙宁初两次邀请他出仕,但他都以疾病为由拒绝了。熙宁十年(1077年),邵雍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追赠他谥号康节。
邵雍的诗词>>
宋徽宗(1082年5月初5日-1135年6月4日),名赵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神宗的第十一子,哲宗的弟弟。他先后被封为遂宁王和端王。
在1100年正月,哲宗病逝时无子,向皇后立赵佶为帝。赵佶登基后,改年号为“建中靖国”。他在位期间长达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
然而,宋徽宗的统治时期正值北方辽金两国的崛起和侵略,导致北方边境频繁发生战乱。1126年,金朝攻破了宋朝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被俘并受到折磨。他在囚禁期间遭受了许多痛苦,最终在1127年去世,享年54岁。他被葬于永佑陵,位于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除了政治和军事上的挫折,宋徽宗也是一位文化艺术的爱好者。他自创了一种独特的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这种字体瘦长而有力,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宋徽宗是宋朝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期间面临了北方辽金的侵略,最终导致国家灭亡。他在囚禁期间遭受了折磨而去世,享年54岁。此外,他还是一位热爱文化艺术的皇帝,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书法字体。
赵佶的诗词>>
苏舜钦(1008—1048)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字子美,出生于开封(今属河南)。他的曾祖父是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的。苏舜钦曾担任过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务。
苏舜钦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而受到守旧派的仇恨。当时的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指责他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的钱来宴请宾客。因此,苏舜钦被罢职后退居苏州。
后来,苏舜钦重新得到重用,被任命为湖州长史。然而,不久之后他就因病去世了。
苏舜钦与梅尧臣齐名,被人们称为“梅苏”。他的诗文被收录在《苏学士文集》中,其中诗集有《苏舜钦集》16卷,清康熙时期的影印本收录在《四部丛刊》中。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苏舜钦集》。
苏舜钦的诗词>>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是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宋太祖。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年轻时曾在少林寺学习武术,培养了出色的武艺。
在948年,赵匡胤投靠了后汉朝的重要将领郭威,成为他的部下,并在战斗中多次立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了后周,赵匡胤被任命为禁军军官,后来在周世宗统治时期,他的官职逐渐升至殿前都点检。
960年,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戴上黄袍,代替后周称帝,建立了宋朝,并将都城定在开封。他在位期间,加强了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他注重教育,推崇儒家思想,重视文化发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
976年,赵匡胤去世,葬于郑州巩义的宋陵之永昌陵。他的统治为北宋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后人尊称为宋太祖,被视为北宋王朝的开国君主。
赵匡胤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