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张伯端的照片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
张伯端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他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这五位真人被尊为南宗道教的重要祖师。
张伯端的真人之师是刘海蟾,而桂林刘仲远真人则是张伯端真人所度化的弟子。
关于张伯端的出生和死亡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公元983年出生,1082年去世;另一种说法是公元984年出生,1082年去世。具体的出生和死亡日期可能因为历史记载的不完整而存在一定的争议。
总之,张伯端是道教南宗的初祖,他的学识渊博,被尊为紫阳真人,对南宗道教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伯端的诗词>>

宋代诗人宋祁的照片
宋祁

宋祁(998~106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字子京,出生于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后迁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他于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后担任官职翰林学士和史馆修撰。他与欧阳修等人合修《新唐书》,该书完成后,他被任命为工部尚书,并担任翰林学士承旨。宋祁去世后,被谥号为景文。他与兄弟宋庠一起享有盛名,被称为“二宋”。宋祁的诗词语言优美,因为他的《玉楼春》一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脍炙人口的词句,因此被世人称为“红杏尚书”。 宋祁的诗词>>

宋代诗人陈普的照片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享年七十二岁。他居住在石堂山,并在元朝时期隐居教授,带领数百名学者从事学术研究。他曾三次被本省聘为教授,但都拒绝了。后来,他被聘为云庄书院的主持。晚年他居住在莆中,并培养了许多学生。陈普著有《石堂遗稿》四卷,其中包括《四库总目》等著作,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陈普的诗词>>

宋代诗人张玉娘的照片
张玉娘

张玉娘(1250 ~1277),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人。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据史料记载,张玉娘出生于1250年,具体的出生日期不详。她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长写诗词,被时人比作汉班昭。张玉娘饱学多才,才情敏慧绝伦,尤其在诗词方面表现出色,被誉为当时的风云人物。她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关于张玉娘的死亡,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根据一些文献资料的记载,张玉娘可能在1277年去世,但具体的死亡日期和原因不为人所知。然而,尽管她的生平和死亡的细节不为人所知,但她的诗词作品却流传至今,成为南宋时期女性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张玉娘的诗词>>

宋代诗人苏洵的照片
苏洵

苏洵,字明允,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出生于1009年,是汉族,出生在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苏洵是北宋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与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一起被称为“三苏”,并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散文,尤其擅长政论。他的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被誉为文坛上的佼佼者。
苏洵的代表作品是《嘉祐集》,这部作品流传至今。《嘉祐集》是一部集合了苏洵的多篇散文作品的文集,其中包含了他的政论文章,展现了他的才华和见解。
苏洵在文学界的地位非常高,他的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散文风格深受后人推崇,被誉为北宋散文的代表之一。
苏洵于1066年去世,享年57岁。他的去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作品和影响力仍然流传至今,被后人广泛研究和欣赏。 苏洵的诗词>>

宋代诗人俞桂的照片
俞桂

俞桂,字希郄,出生于宋代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他是一位官吏和诗人。
俞桂于绍定五年(1232年)或端平二年(1235年)中进士。他曾在滨海地区担任官职,担任过知州一职。在任期间,他与陈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且两人之间有着频繁的诗文往来。
俞桂的诗作以绝句最为擅长。他的诗作常常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同时又有独到的发现。他的文字清畅流畅,同时也富有诗情画意。
除了他的诗作,俞桂的生平事迹和其他作品的细节目前尚不得而知。 俞桂的诗词>>

宋代诗人舒亶的照片
舒亶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出生于慈溪(今属浙江)。治平二年(1065)参加礼部考试,成为状元,被任命为临海尉。在神宗时期,他先后担任神官院主簿、秦凤路提刑和两浙常平提举。后来,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一起弹劾苏轼,引发了著名的「乌台诗案」。他晋升为知杂御史、判司农寺,后来担任给事中和权直学士院,最终成为御史中丞。
崇宁元年(1102),舒亶被任命为南康军知军,因为在开边事务上有所建树,被晋升为直龙图阁待制。次年,他去世,享年六十三岁。《宋史》和《东都事略》中有关于他的传记。
目前,赵万里辑有一卷《舒学士词》收录了舒亶的50首词作。 舒亶的诗词>>

宋代诗人曹勋的照片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他在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的身份被特命赴进士廷试,并且获得了甲科的赐予。然而,在靖康元年(1126),他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到徽宗半臂绢书的影响,他决定自燕山逃回南京。建炎元年(1127)秋,他到达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呈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通过海路北上营救徽宗。然而,当权者没有听从他的请求,反而将他黜落。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后,他被派为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说金人归还徽宗的灵柩。在绍兴十四年和二十九年,他又两次被派为使金的使者。在孝宗朝,他被封为太尉,并且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著作。虽然他的诗作比较平庸,但其中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的诗词>>

宋代诗人丘处机的照片
丘处机

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是道教全真道的掌教、真人,同时也是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
丘处机在南宋、金朝和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中都受到敬重。他以74岁高龄远赴西域,行程长达35000里,目的是劝说成吉思汗停止杀戮,关注民生。这一行动使他在世界上闻名。
丘处机是道教全真道的掌教,他致力于弘扬道教思想和修炼方法。他的道号是长春子,意为长生不老之人。他在修炼道教的同时,也注重养生和医药学。他研究草药和医疗技术,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被尊称为医药学家。
丘处机不仅在道教领域有所成就,他也是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关注社会问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改革方案。他主张以仁爱为核心的治国理念,强调君主应该关心民生,保障人民的福祉。
此外,丘处机还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涉及诗歌、散文和文言小说等多个领域。他的文学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文笔而闻名。
丘处机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行动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分别是1148年和1227年。 丘处机的诗词>>

宋代诗人刘辰翁的照片
刘辰翁

刘辰翁,字会孟,别号须溪,生于1233年2月4日,死于1297年2月12日。他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年),刘辰翁登上进士榜。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的遗著由他的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其中包括了他的诗歌、散文等作品。《宋史·艺文志》曾经著录了他的作品,但现在已经佚失。
刘辰翁的文学作品以爱国主题为主,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时局的关注。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抒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批评活动也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刘辰翁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为后人所称道,他被视为南宋末年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刘辰翁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