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赵顼的照片
赵顼

宋神宗赵顼(公元1048年5月25日―公元1085年4月1日)是北宋第六位皇帝,初名仲针,是宋英宗的长子,生母为高皇后。公元1064年(治平元年),他被封为光国公,后又进封淮阳郡王、颍王。公元1066年(治平三年),他被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年仅20岁,是为宋神宗。
赵顼即位后,对北宋政治的疲弱深感不满,并且一直欣赏王安石的才干。因此,他立即命令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这一变法被称为“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
公元1085年(元丰八年),赵顼在福宁殿去世,享年38岁,共在位18年。他的庙号是神宗,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他被葬于永裕陵。 赵顼的诗词>>

宋代诗人薛式的照片
薛式

薛式,公元1078年出生,1191年去世。他是北宋时期的阆州人,也有一说是陕西鸡足山人。薛式是一位内丹名家,他是石泰的嫡传弟子,也是道教南宗的第三代传人。在道教中,他被尊称为“紫贤真人”,并被认为是南五祖之三。 薛式的诗词>>

宋代诗人王珪的照片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他出生于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在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考中进士,成为高中榜眼。他最初担任扬州通判,后被召入直集贤院。他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职位。哲宗即位后,封他为岐国公。然而,他在位期间不久便去世,享年六十七岁,追赠太师,并谥号为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中,很多都是他的手笔。他从执政到宰相,共计十六年,少有失误,因此被称为“三旨相公”。他原有的文集有一百卷,但现已失传。《四库全书》中收录了他的《华阳集》,共四十卷。 王珪的诗词>>

宋代诗人寇准的照片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诗人。他出生在汉族的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在太平兴国五年,他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后来担任归州巴东和大名府成安县的知州。天禧元年,他被任命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后来又升任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
然而,在天圣元年(1023)九月,寇准被贬为衡州司马。当时他已经病重,但还是按照诏令前往衡州(今衡阳)就任。不久后,他在竹榻上病逝。他的妻子宋氏上书请求将他的遗体迁回故乡安葬。皇佑四年,皇帝下诏让翰林学士孙抃撰写神道碑,碑文的篆刻首字为“旌忠”。
寇准擅长诗歌和文学,他的七绝尤其有韵味。现在传世的《寇忠愍诗集》共有三卷。 寇准的诗词>>

宋代诗人严蕊的照片
严蕊

严蕊(生卒年不详),原姓周,字幼芳,是南宋中叶的女词人。她出身低微,但自小就热衷于学习音乐、礼仪、诗书等方面的知识。然而,由于家境贫寒,严蕊被迫成为台州的营妓,并改名为严蕊。
尽管身份低微,严蕊却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她擅长演奏琴、下棋、歌舞、丝竹乐器以及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她的学识渊博,通晓古今,诗词作品意境清新,因此在四方闻名,许多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拜访她。
然而,关于严蕊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详细的记录。 严蕊的诗词>>

宋代诗人钱惟演的照片
钱惟演

钱惟演(977—1034)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大臣和诗人。他的字是希圣,出生在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是吴越忠懿王钱俶的第十四个儿子。钱惟演从钱俶那里回到宋朝后,历任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并被任命为直秘阁,负责修订《册府元龟》。后来,他升迁为工部尚书,担任枢密使,并最终担任崇信军节度使。钱惟演博学多才,擅长文学。他的著作中,现存有《家王故事》和《金坡遗事》。钱惟演的生平中,还包含了他的出生和死亡的信息,但具体的日期和细节需要进一步补充。 钱惟演的诗词>>

宋代诗人金章宗的照片
金章宗

金章宗完颜璟(公元1168-1208年),小字麻达葛,是金朝的第四位皇帝。他是金世宗完颜雍孙的儿子,也是完颜允恭的子孙。在完颜雍孙病死后,完颜璟继位成为金朝的皇帝。
金章宗统治初期,金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军事强大。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巩固金朝的统治,包括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官僚制度、加强军队建设等。他还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然而,金章宗统治后期,金朝的国力逐渐衰落。他的统治时期正值蒙古帝国崛起的时期,蒙古军队不断侵扰金朝的边境,给金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金章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蒙古的威胁,但效果不佳。金朝的国力逐渐衰弱,最终导致了金朝的灭亡。
金章宗在位期间共统治了19年,他在位期间金朝经历了从盛转衰的过程。他在终年41岁时因病去世,被葬于道陵(今北京市房山县大房山东北)。他的去世标志着金朝的统治结束,蒙古帝国最终征服了金朝,建立了元朝。 金章宗的诗词>>

宋代诗人曾公亮的照片
曾公亮

曾公亮(998年-1078年)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军火家和思想家。他的字是明仲,号乐正,是汉族,出生在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
曾公亮于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后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他历任知县、知州、知府、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位。他被封为兖国公、鲁国公,并在去世后被追赠太师、中书令的荣衔。他的庙号是英宗庙廷,谥号是宣靖。
曾公亮与丁度承旨合作编撰了《武经总要》,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这部著作对于军事战略、战术、兵器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曾公亮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他出生于998年,去世于1078年。 曾公亮的诗词>>

宋代诗人党怀英的照片
党怀英

党怀英(1134-1211年),字世杰,号竹溪,冯翊人(今陕西大荔)。他是北宋太尉党进的十一代孙,也是金朝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和史学家。
党怀英于金朝大定十年中进士,后来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被世人称为“党承旨”。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他被任命为泰宁军节度使,以宽简的政策深得人心。次年,他再次被召回担任翰林学士承旨。
泰和元年,党怀英受命编修《辽史》,他在这项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大安三年,党怀英逝世,他的遗体被埋葬在奉符城党家林,被追谥为文献。
党怀英擅长文章,尤其在画篆籀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被誉为当时的第一人。他在金朝文坛上扮演着领袖的角色,著有《竹溪集》十卷,成为他的代表作品。 党怀英的诗词>>

宋代诗人郑思肖的照片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是宋末时期的一位诗人和画家,出生在连江(今属福建)。他的原名不详,宋朝灭亡后改名为思肖,因为肖是宋朝国姓赵的一部分。他的字是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是所南,意味着日常坐卧时要面向南方,背向北方。他还自称为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
郑思肖曾经在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中脱颖而出。元军南侵时,他曾向朝廷献策抵御敌军,但未被采纳。之后,他离开家乡,定居在吴下,并在报国寺寄食。郑思肖擅长描绘墨兰,他的画作中花叶萧疏,没有画根土,寓意宋朝的土地已经被掠夺。
郑思肖的作品包括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关注。此外,他的诗歌和画作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郑思肖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