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1073年—1124年),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勇猛善战、机智聪明的英雄人物。
宋江的出生年份是1073年,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因为一次误杀而被迫离开家乡,成为了一个流亡者。在流亡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一起组成了一个义军团体,被称为“呼保义军”。
宋江和他的义军团体在山中为民除害,保护百姓免受欺压。他们的英勇事迹传遍了乡间,人们称他们为“及时雨”,因为他们总能在百姓遇到困难时及时出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然而,宋江的义军团体最终被朝廷视为叛乱势力,被迫与朝廷军队作战。在一次战斗中,宋江被俘,并被迫投降朝廷。尽管如此,他的英勇事迹和为民除害的行为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和尊敬。
在《水浒传》的结局中,朝廷决定立庙供奉宋江,因为他的事迹被认为是十分灵验的。从此以后,当地人民世世代代都会前来庙中祭拜宋江,以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宋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勇猛和智慧使他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英雄人物。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一,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和艺术创作。
宋江的诗词>>
贾似道(1213年8月25日-1275年10月),字师宪,号悦生,南宋晚期权相。他出生于浙江天台屯桥松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子弟。
在贾似道的早年,他以父荫被任命为嘉兴司仓、籍田令。然而,他并不满足于这样的职位,于是努力学习,于嘉熙二年(1238年)成功考取进士。他的才华和能力引起了宋理宗的注意,成为理宗的重要幕僚。
宋理宗驾崩后,贾似道支持立理宗的养子赵禥为帝,即宋度宗。度宗即位后不久,贾似道被任命为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成为朝廷的权臣。
然而,南宋面临着来自蒙古的威胁。在咸淳九年(1273年),襄阳陷落,南宋的局势变得更加危险。为了抵抗元军的进攻,贾似道率领精兵13万出师,应战于丁家洲(今天安徽铜陵东北江中)。然而,他在战斗中遭到了惨败,只能乘单舟逃奔扬州。
贾似道的失败引起了朝廷和群臣的不满,他们要求将贾似道处死。最终,贾似道被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并被安置在循州。
然而,贾似道的命运并没有得到善终。在行至漳州木棉庵的途中,他被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贾似道的一生充满了辉煌和悲剧,他是南宋晚期的重要政治家,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贾似道的诗词>>
楼钥(1137~1213)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大臣和文学家。他的字是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出生在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楼钥是楼璩的三子,有两个兄长楼鐊和楼锡。他曾师事于袁方、袁燮以及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
隆兴元年(1163年),楼钥考取进士及第。他历任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在大定九年(1169年),他随舅父贺正旦一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楼钥去世,被追谥为宣献。袁燮写了他的行状。
楼钥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楼淳、楼濛(早夭)、楼潚和楼治,他们都因为父亲的荫庇而进入官场。楼钥本人历任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以及知太平州。
在乾道间,楼钥随舅父汪大猷出使金朝,并按照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旅途中所见所闻,最终成为了《北行日录》。
楼钥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