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朱服的照片
朱服

朱服(1048-?)是字行中,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他在熙宁六年(1073年)中进士,之后历任国子司业、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后调往泉州、婺州等地任职。在哲宗朝,他历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徽宗时,他担任集贤殿修撰,后来被任命为广州知州,但不久后被贬为泉州知州,再次被贬为蕲州知州,并改任兴国军卒。
朱服在《全宋词》中有一首词被收录,其词风格凄苍。关于朱服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目前尚不清楚。 朱服的诗词>>

宋代诗人聂胜琼的照片
聂胜琼

聂胜琼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妓女,关于她的生卒年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她与李之问有一段深情厚意的感情。在李之问归家后的五天,聂胜琼以《鹧鸪天》这首词寄给了他。李之问的妻子看到这首词非常喜欢,于是帮助丈夫娶回了聂胜琼作为妾室。《全宋词》中收录了聂胜琼的一首词,即《鹧鸪天》。 聂胜琼的诗词>>

宋代诗人朱弁的照片
朱弁

朱弁(1085~1144)是南宋时期的官员和文学家。他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出生在婺源(今属江西),是朱熹的叔祖,出身太学生。
建炎元年,朱弁自荐为通问副使前往金朝,但被金朝所拘留,他不肯屈服,被拘留了十六年才得以放归。在被囚禁期间,朱弁写下了许多怀念故国的诗作,这些诗作深切而婉转,成为南宋初期重要的诗人之一。
朱弁曾劝说宋高宗恢复中原,但因得罪秦桧而官终奉议郎。他的一些作品如《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等传世至今。关于朱弁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 朱弁的诗词>>

宋代诗人米芾的照片
米芾

米芾(1051-1107)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画家和书画理论家。他的祖籍是太原,后来迁居襄阳。米芾天资高迈,个性萧散,喜欢整洁,效仿唐代人的服饰,同时也热衷于收集奇石。他被世人称为米颠。米芾的书画风格独特,能够画出枯木、竹子和石头等物,常常带有新意。他也擅长画山水,创造了水墨云山墨戏的风格,画面中烟云掩映,平淡而天真。米芾不仅擅长绘画,还善于诗歌创作,同时也精通书法,尤其擅长篆、隶、楷、行、草等不同的书体。他擅长临摹古人的书法作品,达到了乱真的程度。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他曾担任过校书郎、书画博士和礼部员外郎等职务。 米芾的诗词>>

宋代诗人叶清臣的照片
叶清臣

叶清臣(1000─1049)是北宋时期的名臣。他字道卿,出生于长洲(今苏州市)。在天圣二年(1024年)中举成为榜眼。他历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后来升迁为太常丞,再进入直史馆任职。他因为论范仲淹、余靖的言事而被黜职,但仁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仲淹等人得以近徙。他还参与修订起居注,担任三司使的职务。在担任永兴军知军期间,他修复了三白渠,并且灌溉了六千顷的田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后人对他赞誉有加。他的著作中现存有《述煮茶小品》等作品。皇祐元年(1049年)去世,享年五十岁(也有说法是四十七岁)。《宋史》和《东都事略》中都有关于他的传记。《全宋词》中收录了他的一首词。 叶清臣的诗词>>

宋代诗人宋江的照片
宋江

宋江(1073年—1124年),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勇猛善战、机智聪明的英雄人物。
宋江的出生年份是1073年,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因为一次误杀而被迫离开家乡,成为了一个流亡者。在流亡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一起组成了一个义军团体,被称为“呼保义军”。
宋江和他的义军团体在山中为民除害,保护百姓免受欺压。他们的英勇事迹传遍了乡间,人们称他们为“及时雨”,因为他们总能在百姓遇到困难时及时出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然而,宋江的义军团体最终被朝廷视为叛乱势力,被迫与朝廷军队作战。在一次战斗中,宋江被俘,并被迫投降朝廷。尽管如此,他的英勇事迹和为民除害的行为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和尊敬。
在《水浒传》的结局中,朝廷决定立庙供奉宋江,因为他的事迹被认为是十分灵验的。从此以后,当地人民世世代代都会前来庙中祭拜宋江,以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宋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勇猛和智慧使他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英雄人物。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一,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和艺术创作。 宋江的诗词>>

宋代诗人贾似道的照片
贾似道

贾似道(1213年8月25日-1275年10月),字师宪,号悦生,南宋晚期权相。他出生于浙江天台屯桥松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子弟。
在贾似道的早年,他以父荫被任命为嘉兴司仓、籍田令。然而,他并不满足于这样的职位,于是努力学习,于嘉熙二年(1238年)成功考取进士。他的才华和能力引起了宋理宗的注意,成为理宗的重要幕僚。
宋理宗驾崩后,贾似道支持立理宗的养子赵禥为帝,即宋度宗。度宗即位后不久,贾似道被任命为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成为朝廷的权臣。
然而,南宋面临着来自蒙古的威胁。在咸淳九年(1273年),襄阳陷落,南宋的局势变得更加危险。为了抵抗元军的进攻,贾似道率领精兵13万出师,应战于丁家洲(今天安徽铜陵东北江中)。然而,他在战斗中遭到了惨败,只能乘单舟逃奔扬州。
贾似道的失败引起了朝廷和群臣的不满,他们要求将贾似道处死。最终,贾似道被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并被安置在循州。
然而,贾似道的命运并没有得到善终。在行至漳州木棉庵的途中,他被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贾似道的一生充满了辉煌和悲剧,他是南宋晚期的重要政治家,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贾似道的诗词>>

宋代诗人王沂孙的照片
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是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的年龄大约与张炎相仿。在元朝时,他曾担任庆元路学正的职务。
王沂孙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有《花外集》,也被称为《碧山乐府》。这部作品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其中可能包括了关于他的生平经历、感悟和思考等。
除了文学创作,王沂孙还有一些别名和称号。他被称为碧山、中仙和玉笥山人,这些称号可能与他的个人修养、生活环境或者文学风格有关。
关于王沂孙的具体生卒年份和其他详细信息目前无法确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资料收集。 王沂孙的诗词>>

宋代诗人刘子翚的照片
刘子翚

刘子翚(1101~1147)是宋代的一位理学家。他的字是彦冲,也有人称他为彦仲,号屏山,又有人称他为病翁,学界尊称他为屏山先生。刘子翚出生在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他是刘韐子和刘子羽的弟弟。他曾经通过荫补的方式成为承务郎,后来担任通判兴化军。然而,因为患病,他辞去了官职回到武夷山,专心致志地从事讲学。他在《周易》方面的研究颇有造诣,朱熹曾经向他学习。刘子翚著有《屏山集》一书。关于他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目前没有详细的记录。 刘子翚的诗词>>

宋代诗人楼钥的照片
楼钥

楼钥(1137~1213)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大臣和文学家。他的字是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出生在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楼钥是楼璩的三子,有两个兄长楼鐊和楼锡。他曾师事于袁方、袁燮以及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
隆兴元年(1163年),楼钥考取进士及第。他历任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在大定九年(1169年),他随舅父贺正旦一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楼钥去世,被追谥为宣献。袁燮写了他的行状。
楼钥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楼淳、楼濛(早夭)、楼潚和楼治,他们都因为父亲的荫庇而进入官场。楼钥本人历任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以及知太平州。
在乾道间,楼钥随舅父汪大猷出使金朝,并按照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旅途中所见所闻,最终成为了《北行日录》。 楼钥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