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陈亮的照片
陈亮

陈亮(1143—1194)是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他以解头荐而闻名于婺州,因上《中兴五论》而被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他前往朝廷上书论国事。然而,他后来两次被诬陷入狱。
绍熙四年,陈亮以状元的成绩考中进士,被授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的职位。然而,他在未就职之前就去世了,享年52岁。他被追谥为文毅。
陈亮的政论作品气势磅礴,词作豪放。他的代表作有《龙川文集》和《龙川词》。他的传记被收录在宋史中。 陈亮的诗词>>

宋代诗人张昪的照片
张昪

张昪(992年—1077年),字杲卿,陕西韩城人,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大臣和诗人。
张昪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中进士,后来官至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兼枢密使,最终以太子太师的身份致仕。他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贡献,被赞誉为忠诚正直的官员。
张昪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而著称。他的诗风受到了唐代诗人杜牧和晏殊的影响,作品多以山水田园、爱情离别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切感受。
熙宁十年(1077年),张昪去世,享年八十六岁。他被追赠司徒兼侍中的官职,并被谥号为“康节”。他的去世是北宋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他的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北宋文学的瑰宝之一。 张昪的诗词>>

宋代诗人李好古的照片
李好古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整理和补充李好古的生平如下:
李好古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词人,关于他的出生和早年生活的具体情况不详。根据清吟阁本《阳春白雪》的记载,李好古自署乡贡免解进士,原籍下郢(今陕西渭南县东北),但具体出生日期和家庭背景等信息不详。
根据他在扬州写的两首《八声甘州》和两首《江城子》中的自述,可以推断他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少年时期,李好古怀揣着报国的大志,但却无法获得实现的机会。大约在30岁时,他仍未能够取得功名,于是决定乘船千里,到扬州一带游览。
根据他的《酹江月》中的描述:“四十男儿当富贵,谁念漂零南北”,可以看出他中年以后仍然没有得到理想的成就,一直在流浪各地。这表明他在事业上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成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归宿。
总的来说,李好古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词人,他的生平不详,但根据他的作品和自述,可以推断他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他怀揣着报国的大志,但却无法获得机会,中年以后一直在流浪各地,没有得到理想的成就。 李好古的诗词>>

宋代诗人洪咨夔的照片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出生于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嘉泰二年(1202年)中进士,后任如皋主簿,之后又被任命为饶州教授。他的作品《大治赋》受到了楼钥的赏识。洪咨夔的著作包括《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他的死亡时间暂无相关记录。 洪咨夔的诗词>>

宋代诗人胡铨的照片
胡铨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是南宋时期的爱国名臣和文学家。他出生在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
胡铨是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一起被誉为“南宋四名臣”。他在政治上表现出忠诚和正直的品质,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奋斗。他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著有《澹庵集》等传世之作。
胡铨于淳熙七年(1180年)去世,追赠通议大夫,并被谥号为“忠简”。他的一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广泛尊敬和纪念。 胡铨的诗词>>

宋代诗人谢枋得的照片
谢枋得

谢枋得(1226~1289年)是南宋时期的进士,出生于江西信州弋阳,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他曾担任六部侍郎,才智过人,文章非常出色。他通晓“六经”,涉猎百家学说。在抗击元朝的战斗中,他带领义军在江东地区进行抵抗。然而,最终他被俘虏,但他坚贞不屈,最终在北京殉国。他的作品被收录在《叠山集》中。 谢枋得的诗词>>

宋代诗人魏了翁的照片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山,出生于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和大臣。他在嘉熙元年(1237年)去世,享年六十岁,被追赠太师、秦国公,并谥号为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教和老子的“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强调“寡欲”而不是“无欲”,并指出“虚无”是道德的害处。他推崇朱熹的理学,但对朱熹注释的经典是否完全可靠持怀疑态度。他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了“心”的作用,与陆九渊的观点相近。
除了学术上的成就,魏了翁还擅长诗词和文学创作。他的词语意境高远,风格或清丽,或悲壮。他的著作包括《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其中还有一部名为《鹤山长短句》的词集。
总结来说,魏了翁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理学家和思想家,他对佛教和老子的观点持批判态度,推崇朱熹的理学,并强调了“心”的作用。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文学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著作对后世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魏了翁的诗词>>

宋代诗人张舜民的照片
张舜民

张舜民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画家,具体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不详。他的字是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他出生在邠州(今陕西彬县)。
张舜民是诗人陈师道的姊夫。他在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中进士,后来担任襄乐令一职。在元丰年间,他被环庆帅高遵裕辟为机密文字的负责人。元祐初,他还担任过监察御史一职。他为人刚直敢言。
徽宗时期,张舜民被升任为右谏议大夫,任职仅七天,但他提交了60篇言事。不久之后,他被任命为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来又改任知同州。
由于卷入元祐党争事件,张舜民被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并被安置在商州。后来,他还曾担任过集贤殿修撰的职务。 张舜民的诗词>>

宋代诗人郑文宝的照片
郑文宝

郑文宝(953~1013)是字仲贤,一字伯玉,出生于汀洲宁化(今属福建),是郑彦华的儿子。他于太平兴国八年(982年)中进士,师从徐铉。后来他在南唐朝担任校书郎,并历任陕西转运使、兵部员外郎等官职。
郑文宝擅长篆书,同时也精通琴艺。他以诗才闻名于世,作品风格清丽柔婉,常常运用警句的形式表达思想。他的诗歌受到欧阳修、司马光等人的赞赏和称赞。
郑文宝还著有《江表志》、《南唐近事》等著作。《江表志》是一部详细记载江南地区历史、地理、人物等内容的著作,对后世研究江南地区具有重要价值。《南唐近事》则是一部记载南唐朝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著作,对研究南唐朝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郑文宝于1013年去世,享年60岁。他的诗歌和著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郑文宝的诗词>>

宋代诗人郑刚中的照片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他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臣。郑刚中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享年六十七岁。
郑刚中在绍兴年间考取了进士甲科,并且历任四川宣抚副使。他在治理蜀地时展现出了出色的才能和智慧,威震境内。起初,郑刚中曾受到秦桧的推荐,但后来秦桧因为郑刚中在蜀地专权而怒罢他的职务,责令他居住在桂阳军。
之后,郑刚中被任命为濠州团练副使,但不久后又被调往复州安置。最后,他被迁徙到封州,并在那里去世。秦桧去世后,郑刚中被追谥为忠愍。
郑刚中著有《北山集》(又名《腹笑编》),共三十卷。此外,《四库总目》中还有他的其他作品,如《周易窥余》和《经史专音》等,这些作品也传世至今。 郑刚中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