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原文赏析

  • dié
    liàn
    huā
    ·
    shàng
    zhào
    qīn
  • [
    sòng
    dài
    ]
    qīng
    zhào
  • yǒng
    yān
    yān
    huān
    shào
    kōng
    mèng
    cháng
    ān
    rèn
    cháng
    ān
    dào
    weí
    bào
    jīn
    nián
    chūn
    hǎo
    huā
    guāng
    yuè
    yǐng
    xiāng
    zhào
  • suí
    beī
    pán
    suī
    cǎo
    cǎo
    jiǔ
    meǐ
    meí
    suān
    qià
    chèng
    rén
    huái
    怀
    bào
    zuì
    chā
    huā
    huā
    xiào
    lián
    chūn
    rén
    jiāng
    lǎo

原文: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相关标签:爱国哀思情怀蝶恋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漫漫长夜中,人们无法提起一丝精神,心情也郁郁不欢,只能在梦中见到京城,还能认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为了回报眼前美好的春天,花儿和月影相互映照。

简单的宴席,虽然菜品一般,但酒却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让人满意。喝醉后将花插在头上,花儿不要嘲笑我,可怜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样快要过去了。

注释:
蝶恋花: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 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上巳:节日名。秦汉时,以前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节”。(见《后汉书·礼仪志上》)。魏晋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不必取巳日。
召:召请。
永夜:长夜。
恹恹: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空:徒然。
长安:原为汉唐故都,这里代指北宋都城汴京。
认取:记得,熟悉。
报:答谢。
杯盘:指酒食。
草草:简单。
梅酸:代指菜肴可口。梅是古代所必需的调味品。
称:合适。
怀抱:心意。
醉里插花花莫笑:北宋苏轼《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
可怜春似人将老: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此句暗合此意。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是一首词作,关于它的创作时间背景在史学界存在争议。然而,大多数学者认为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黄墨谷与陈祖美则认为这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创作于她南渡之后的建炎三年上巳节,地点是建康(今江苏南京)。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作品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而闻名。《蝶恋花·上巳召亲族》是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真实写照。

在南渡后,李清照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南渡是指她随丈夫赵明诚一起逃离北方的金朝统治,来到南方的南宋朝廷。这个时期,她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同时也有了新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建炎三年的上巳节是李清照在南京度过的一个重要时刻。上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三日庆祝。这一天,人们会祭祀祖先,同时也是亲友团聚的时刻。对于李清照来说,这个节日可能意味着她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同时也是她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李清照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词中的蝶恋花意象,表达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幸福的向往。这首词不仅展示了李清照的才华,也反映了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真实。

总之,《蝶恋花·上巳召亲族》是李清照南渡后创作的一首词作,它展示了她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真实。这首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成为了李清照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蝶恋花》是一首寄寓南渡之恨的词作,创作于建炎三年。词的上片以“永夜恹恹欢意少”开篇,清照隽永的风格转变为沉郁苍凉。词人在上巳这个传统的水边修禊节日,却心情不愉,欢意甚少。他在长夜辗转反侧中梦见了汴京,看到了宫阙城池,但却无法到达,因此用“空”来表达对被占领的汴京的哀思和沉痛。

接下来的“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一句,写出了今年的自然春色和往年一样美好,但政局却远不如从前。词中的“为报”表明这春天的消息是从他人处听来的,并非词人亲自游览所见。实际上,他是在说今年的建康城毫无春意,虽然朝花夜月依然存在,但却等于无。而“宜相照”中的“宜”字,表示本来应该如此,但实际上它们并没有相照,更准确地说,词人对此并不在意,反映出他的忧闷心情。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这两句承上启下,点明了词的主题,透露出女主人公并没有心情过好这个上巳节日。酸梅酿成的酒和她辛酸的怀抱是相称的。这两句看似直接,实际上却极为婉转和沉痛。

最后一句“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将“花”拟人化。词人说不要笑我老大不小还插花,这一层词意与末句“可怜春似人将老”紧密相连,意思是说最需要怜念的是春天也像人一样快要衰老了。其中,“春”暗喻国家社稷,“春将老”暗喻国将沦亡。

《蝶恋花》是一首六十字的词,题为“上巳召亲族”,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厚的感伤情绪。词的表达委婉曲折,层层深入,笔意浑成,具有长调铺叙的气势。通过描写作者的国破家亡之恨,词中寄寓了词人对国家社稷的赤子之情。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李清照的照片
李清照

李清照,生于1084年3月13日,死于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是汉族,出生于山东省济南章丘。她是宋代(南北宋之交)的女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词作前期多写她悠闲的生活,后期则更多地表达她对自身境遇的悲叹和感伤。她的词作形式上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在论词方面,她强调协律,崇尚典雅,并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念,反对将词作为诗文的写作方式。

除了词作,李清照也擅长写诗,但留存下来的诗作并不多,其中一部分是感时咏史的作品,情辞慷慨,与她的词风有所不同。

李清照的文集有《易安居士文集》和《易安词》,但已经散佚。后人编纂了《漱玉词》辑本,现在也有《李清照集校注》供人参考。

猜您喜欢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宋代 李清照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鶗鴂。

忆秦娥·咏桐

宋代 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宋代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

多丽·咏白菊

宋代 李清照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

宋代 李清照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