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诗人周霆震的照片
周霆震

周霆震(公元一二九二年至一三七九年)字亨远,安成(一作安福)人。他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享年八十八岁。他的先世居住在石门田西,自称石田子初,也被称为石初。他曾多次跟随宋朝的遗老游历,从中获得了一些绪论。在延佑中(公元一三一七年)他再次尝试发表作品,但未能成功,于是他闭门不出,专注于创作古文和诗歌。由于亲眼目睹了元代的繁荣和衰落,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和深深的感情。他所著的《石初集》共有十卷,附录一卷,被《四库总目》人目称为元末时期的诗史。 周霆震的诗词>>

元代诗人杜仁杰的照片
杜仁杰

杜仁杰(约1201—1282年)是元代散曲家,原名之元,又名征,字仲梁,号善夫(“夫”也作“甫”),又号止轩。他出生于济南长清(今属山东济南市)。
杜仁杰在金朝时期曾与麻革、张澄隐居内乡山中。后来,他由金朝入元朝。元初时,他多次被征召,但都拒绝出仕。他性格善谑,才学宏博。他与元好问交好,彼此有诗文相酬。
元好问曾两次向耶律楚材推荐杜仁杰,但他都“表谢不起”,没有出仕。杜仁杰的儿子杜元素则在元代担任福建闽海道廉访使。由于杜元素的官职高,杜仁杰在去世后被追赠为翰林承旨、资善大夫,并被谥号为文穆。 杜仁杰的诗词>>

元代诗人李子中的照片
李子中

李子中是元朝的杂剧家,出生和死亡的年份不详。他是大都(今北京)人,约在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他曾担任官职,包括知事和县尹。
李子中创作了两种杂剧,分别是《崔子弑齐君》和《贾充宅韩寿偷香》。这些作品可能是在元世祖至元中期间创作的。
此外,李子中还创作了《范蠡归五湖》,这个作品的故事改编自《史记》卷四十一《勾践世家》中的范蠡事迹。这个作品被收录在《重订曲海总目·元人杂剧》中。
在《元人杂剧钩沉》中,还收录了元杂剧作家赵明道的作品《陶朱公范蠡归湖》的第四折。 李子中的诗词>>

元代诗人高文秀的照片
高文秀

高文秀是元代戏曲作家,出生和死亡的具体年份不详。他是东平(今属山东省)人。高文秀曾在府学就读,成为学生员。然而,他早逝,具体原因不详。尽管生平资料有限,但高文秀的戏曲作品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高文秀的诗词>>

元代诗人睢景臣的照片
睢景臣

睢景臣(约1264~约1330)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和杂剧作家。他的别名有舜臣、字景贤,或者嘉贤。他出生在江苏扬州(今扬州市)。
睢景臣一生著述甚多,其中最知名的是他的散曲集《睢景臣词》。他的才华被元代作家钟嗣成在《录鬼簿》中称赞为“名公才人”。
除了散曲,睢景臣还创作了许多杂剧作品。其中包括《莺莺牡丹记》、《千里投人》和《屈原投江》等。然而,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哨遍·高祖还乡》。
关于睢景臣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目前的资料并不完全确定。根据现有的记载,他大约出生于1264年左右,去世于1330年左右。 睢景臣的诗词>>

元代诗人岳伯川的照片
岳伯川

岳伯川是元代的一位杂剧作家,他的出生地有两种说法,一说他是济南人,另一说他是镇江人。关于他的生卒年以及生平事迹目前没有详细的记录,但他被认为是元代杂剧的前期作家。
岳伯川创作了两种杂剧,其中一种是《吕洞宾度铁拐李岳》,这部作品至今仍然存在。另一种作品是《杨贵妃》,但只有残曲留存下来。
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将岳伯川的剧作列为上品,评价他的词曲“如云林樵响”,可见他在元代杂剧创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岳伯川的诗词>>

元代诗人王仲元的照片
王仲元

根据提供的内容,整理补充如下:
王仲元是元末北曲作家,关于他的生平事迹目前不详。根据《录鬼簿》的记载,他与钟嗣成相交多年,关系非常亲密。
王仲元的散曲多以杭州景致和西湖传说为题材,展现了元末文采派曲家的风范。他还创作了两支以曲牌名连缀成套的曲子,描写了情事和秋景,这是元人散曲创作中一种独特的“集专名”体的代表作。虽然这些曲子属于文字游戏,但整套曲子的结构完整,音律和谐,可以被视为一种典范,供研究这类填曲技巧的参考。
关于王仲元的出生和死亡日期,目前没有相关资料可供参考。 王仲元的诗词>>

元代诗人郑梦周的照片
郑梦周

郑梦周(1337年-1392年),草名梦兰,9岁改名梦龙,字达可,号圃隐,谥号文史,是朝鲜高丽王朝末期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被誉为朝鲜理学之祖。他出生于庆尚北道永川,家族世代都是武官。
郑梦周在幼年时就展现出对文学的兴趣,他勤奋学习,自学成才。在高丽恭愍王王祺九年(1360年)时,他中举考取功名,十六年(1367年)受到李穑的赏识,被任命为学官,负责讲解朱子集注。
然而,郑梦周的父亲去世后,他辞去官职,守孝三年。之后,他回到朝廷,担任大司成一职,负责与中国明朝重建朝贡关系。他在外交方面表现出色,成功地维护了朝鲜的利益,并促进了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除了政治和外交方面的成就,郑梦周还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著作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政治、伦理、教育等。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称为朝鲜理学之祖。
郑梦周于1392年去世,享年55岁。他被追赠谥号文史,以表彰他在文学和历史领域的杰出贡献。他的思想和成就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和研究。 郑梦周的诗词>>

元代诗人刘燕哥的照片
刘燕哥

刘燕哥,又称刘燕歌,生活于宋末元初时期。根据传说,她是元代一位著名的歌妓。虽然关于她的生平和背景的具体细节不甚清楚,但现今仍然保存有她的一首小令。
刘燕哥的小令以其优美的曲调和动人的歌词而闻名。这首小令可能是她在元代时期创作的,也可能是后来的人根据她的传说创作的。无论如何,这首小令至今仍然被广泛传唱。
尽管刘燕哥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不为人所知,但她的名字和作品在后世流传下来,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分。她的音乐才华和艺术成就使她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总结起来,刘燕哥是宋末元初时期的一位歌妓,相传为元代的一位著名歌妓。尽管关于她的生平和背景的具体细节不甚清楚,但她的名字和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传唱。她的音乐才华和艺术成就使她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分。 刘燕哥的诗词>>

元代诗人不忽木的照片
不忽木

不忽木(1255年-1300年),元朝政治人物,康里人。又名时用,字用臣。他是元世祖侍从燕真之子,与王恂、许衡一起学习儒学。他在元世祖和元成宗两朝历任重要职位,曾担任中书平章政事和昭文馆大学士。后来他被任命为平章军国事和行御史中丞,但因病去世。不忽木对汉化有深入的研究,他主张兴建学校,重视儒学,并反对任用敛财之臣阿合马、桑哥等。大德四年(1300年),不忽木逝世,享年四十六岁。 不忽木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