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诗人耶律楚材的照片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年7月24日 —1244年6月20日),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
耶律楚材出生于1190年7月24日,是耶律履之的儿子。他在金国担任尚书右丞期间,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听闻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耶律楚材对金朝失去信心,决心转投成吉思汗帐下,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成吉思汗统治时期,耶律楚材担任重要职务,为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采取了各种措施,包括改革税制、推行农业发展、加强军事力量等,为蒙古帝国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然而,当乃马真后称制时,耶律楚材逐渐失去了信任,他感到沮丧和压抑。最终,他因抑郁而于1244年6月20日去世。他被追谥为文正,并留下了《湛然居士集》等著作。
耶律楚材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斗争和奉献,他的决心和才华为蒙古帝国的崛起和元朝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去世是他一生的结束,但他的影响和贡献将永远被铭记。 耶律楚材的诗词>>

元代诗人珠帘秀的照片
珠帘秀

珠帘秀是中国元代早期杂剧女演员,生卒年不详。关于她的字、号、出生地以及生平等信息都不详。然而,《青楼集》中对她的评价很高,称她姿容姝丽,杂剧演技独步,擅长驾头、花旦、软末泥等角色,被名公文士推崇。她在元杂剧演员中地位显赫,被元代后辈艺人尊称为“朱娘娘”。
珠帘秀与一些元曲作家有很好的交情,如关汉卿、胡祗遹、卢挚、冯子振、王涧秋等,他们经常互相赠送词曲。关汉卿曾形容珠帘秀富贵如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并称她是“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
珠帘秀现存的作品有一首小令和一套套数。她的曲作语言流转自然,传情执着而纯真。据说她曾在扬州献艺,后来嫁给了钱塘道士洪丹谷,晚年流落并最终在杭州结束了生命。 珠帘秀的诗词>>

元代诗人孙周卿的照片
孙周卿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信息:
孙周卿(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不详,古邠(今陕西旬邑县东北)人。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确切的资料,但可以推测他大约在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
关于孙周卿的生平,目前没有详细的记录。根据孙楷第所著《元曲家考略》的记载,有人认为“邠”可能是对“汴”的误解,因此有人认为孙周卿是河南开封市人。此外,还有记载称他曾客游湘南和巴丘,但具体细节不详。
孙周卿有一个女儿名叫蕙兰,她擅长诗歌。蕙兰嫁给了诗人傅若金,但很早就去世了。关于蕙兰的生平和作品目前没有更多的资料可供补充。 孙周卿的诗词>>

元代诗人王和卿的照片
王和卿

王和卿是元代散曲家,出生和死亡的具体年份不详。他的出生地是大名,现属河北省。《录鬼簿》将他列为前辈名公,但不同版本的书籍对他的称呼有所不同。天一阁本称他为王和卿学士,孟称舜本则称他为散人。他与关汉卿是同时代的人,但比关汉卿早逝世。明代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将他列为“词林英杰”之一,共有一百五十人。现存的王和卿的散曲作品包括21首小令和1首套曲,可以在《太平乐府》、《阳春白雪》、《词林摘艳》等文集中找到。 王和卿的诗词>>

元代诗人赵秉文的照片
赵秉文

赵秉文(1159~1232)是金代的一位学者和书法家。他的字是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自称闲闲老人。他出生在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在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他考中进士,并被任命为安塞主簿。后来,他历任平定州刺史,以宽简的政绩著称。他还累升至礼部尚书的职位。当金哀宗即位后,他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并参与修国史的工作。他在五朝历任官职,但他一直保持着像寒士一样的简朴生活,从未有一天停止过学习。他擅长诗文创作,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此外,他还精通草书,他的著作包括《闲闲老人滏水文集》。最终,赵秉文于1232年去世。 赵秉文的诗词>>

元代诗人揭傒斯的照片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是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他的字是曼硕,号贞文,出生在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由于家境贫寒,他努力学习,成为大德年间的才子。后来他开始游历湘汉地区。
延佑初年,揭傒斯凭借自己的才华被布衣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之后,他三次进入翰林,先后担任应奉翰林文字、奎章阁经郎和翰林待制等职位。他还被封为豫章郡公,并担任集贤学士和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的职务。他还负责修订辽、金、宋三史,并担任总裁官。
揭傒斯的代表作品是《辽史》,他在完成这部作品后因患寒疾而在史馆去世。他被追谥为文安,并留下了《文安集》这部作品。他的文风简洁严整,诗作清婉丽密。他还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许多朝廷的典册都是他亲手书写的。他与虞集、杨载、范梈一起被誉为“元诗四大家”,同时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为“儒林四杰”。 揭傒斯的诗词>>

元代诗人滕斌的照片
滕斌

滕斌(1308—1323),一作滕宾,字玉霄,出生于黄冈(今属湖北省)。他的主要活动时间是在元朝武宗至大、至英、至治年间(1308年至1323年)。
在至大年间,滕斌担任翰休学士的职位,后来被派往江西担任儒学提举的职务。然而,他后来选择弃家入天台,成为一名道士。
关于滕斌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文中并未提及。 滕斌的诗词>>

元代诗人王实甫的照片
王实甫

王实甫(1260年-1336年)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出生于大都(今北京市),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关于他的生平事迹目前不详。
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他的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并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他著有杂剧十四种,其中现存的有《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西厢记》是他最著名的作品,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丽春堂》则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为题材。《破窑记》描写了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但有人怀疑这部作品并非王实甫的手笔。
此外,王实甫还有《贩茶船》、《芙蓉亭》等作品,虽然只传世了曲文一折,但也显示了他的创作才华。 王实甫的诗词>>

元代诗人邓玉宾的照片
邓玉宾

邓玉宾是元代的一位文人,关于他的生卒年以及生平并没有详细的记录。大致可以推测他在元世祖至元末前后活动。邓玉宾擅长创作散曲,他的作品被收录在《全元散曲》中,其中包括四首小令。他曾担任官职,具体是同知,他的作品也散见于太平乐府和北宫词记中。
元代的许多文人词家都从仕途开始,最终追求道德修养,信奉道教并向往仙境生活,这成为当时的时尚潮流。邓玉宾也是如此,他自称不如将万古烟霞赴一簪,俯仰无惭,表达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明代的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评价邓玉宾的词如幽谷芳兰,可见他的词作受到了认可和赞赏。邓玉宾的曲调清丽雅致,令人回味无穷。 邓玉宾的诗词>>

元代诗人郑光祖的照片
郑光祖

郑光祖(1264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他出生于山西临汾市襄汾县,是汉族。郑光祖的字是德辉。
郑光祖创作了十八种杂剧,现存有《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是他最著名的作品。然而,后三种杂剧被质疑是否真的是郑光祖的作品。
除了杂剧,郑光祖还写了散曲。他的作品中流传下来的有六首小令和两套套数。
关于郑光祖的死亡年份和其他详细信息目前没有记录。 郑光祖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