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1190年7月24日 —1244年6月20日),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
耶律楚材出生于1190年7月24日,是耶律履之的儿子。他在金国担任尚书右丞期间,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听闻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耶律楚材对金朝失去信心,决心转投成吉思汗帐下,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成吉思汗统治时期,耶律楚材担任重要职务,为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采取了各种措施,包括改革税制、推行农业发展、加强军事力量等,为蒙古帝国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然而,当乃马真后称制时,耶律楚材逐渐失去了信任,他感到沮丧和压抑。最终,他因抑郁而于1244年6月20日去世。他被追谥为文正,并留下了《湛然居士集》等著作。
耶律楚材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斗争和奉献,他的决心和才华为蒙古帝国的崛起和元朝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去世是他一生的结束,但他的影响和贡献将永远被铭记。
耶律楚材的诗词>>
珠帘秀是中国元代早期杂剧女演员,生卒年不详。关于她的字、号、出生地以及生平等信息都不详。然而,《青楼集》中对她的评价很高,称她姿容姝丽,杂剧演技独步,擅长驾头、花旦、软末泥等角色,被名公文士推崇。她在元杂剧演员中地位显赫,被元代后辈艺人尊称为“朱娘娘”。
珠帘秀与一些元曲作家有很好的交情,如关汉卿、胡祗遹、卢挚、冯子振、王涧秋等,他们经常互相赠送词曲。关汉卿曾形容珠帘秀富贵如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并称她是“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
珠帘秀现存的作品有一首小令和一套套数。她的曲作语言流转自然,传情执着而纯真。据说她曾在扬州献艺,后来嫁给了钱塘道士洪丹谷,晚年流落并最终在杭州结束了生命。
珠帘秀的诗词>>
揭傒斯(1274~1344)是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他的字是曼硕,号贞文,出生在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由于家境贫寒,他努力学习,成为大德年间的才子。后来他开始游历湘汉地区。
延佑初年,揭傒斯凭借自己的才华被布衣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之后,他三次进入翰林,先后担任应奉翰林文字、奎章阁经郎和翰林待制等职位。他还被封为豫章郡公,并担任集贤学士和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的职务。他还负责修订辽、金、宋三史,并担任总裁官。
揭傒斯的代表作品是《辽史》,他在完成这部作品后因患寒疾而在史馆去世。他被追谥为文安,并留下了《文安集》这部作品。他的文风简洁严整,诗作清婉丽密。他还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许多朝廷的典册都是他亲手书写的。他与虞集、杨载、范梈一起被誉为“元诗四大家”,同时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为“儒林四杰”。
揭傒斯的诗词>>
王实甫(1260年-1336年)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出生于大都(今北京市),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关于他的生平事迹目前不详。
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他的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并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他著有杂剧十四种,其中现存的有《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西厢记》是他最著名的作品,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丽春堂》则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为题材。《破窑记》描写了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但有人怀疑这部作品并非王实甫的手笔。
此外,王实甫还有《贩茶船》、《芙蓉亭》等作品,虽然只传世了曲文一折,但也显示了他的创作才华。
王实甫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