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诗人魏初的照片
魏初

魏初,字太初,号青崖,是元代宏州顺圣(今张家口阳原东城)人。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均不详,大约在元世祖至元初(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享年61岁。
魏初热爱读书,尤其擅长春秋学。他的文风简练,却有一定的规范。年轻时曾在中书省担任掾吏,但因亲老告归而选择隐居并从事教授工作。
中统年间,魏初被任命为国史院编修,并逐渐晋升为监察御史。他经常上书陈述时政,因此得到了许多赏赐和提拔。最终,他升至南台御史中丞的官职。
魏初最初著有《青崖集》五卷,这部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受到赞赏,还能填补史书的空白。《元史》中也有关于他的传记。 魏初的诗词>>

元代诗人商衟的照片
商衟

商衟,字正叔,一作政叔,出生于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他出身于一个簪缨世家,先祖本姓殷,后来改姓商,是为了避免与宋宣帝赵弘殷的名字相同。他的父亲商锡因为他的兄长仕途顺利,被封为朝大夫。
商衟与元好问有着密切的交往,他们的友谊非常深厚。元好问在《陇山行役图》中写到了商衟的漂泊生涯和他们之间的友谊,其中有“陇坂经行十遇春”这句话,说明商衟长期在东西方之间往来,长时间居住在秦陇地区。元好问在《曹南商氏千秋录》中也提到商衟是一个滑稽豪侠,有着古人的风采。
商衟擅长词曲,善于绘画。他曾经改编了南宋初年艺人张五牛所作的《双渐小卿诸宫调》,成为青楼名妓赵真真和杨玉娥传唱的曲目,但现在已经失传了。他还为名妓张怡云绘制了《怡云图》。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评价他的词曲“如朝霞散彩”。
关于商衟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商衟的诗词>>

元代诗人吴澄的照片
吴澄

吴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字幼清,晚字伯清,出生于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他是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和教育家。
吴澄与许衡齐名,被誉为“北许南吴”。他致力于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学术成就广泛传世,有《吴文正公全集》流传至今。
吴澄还著有《列子解》,但这本书现已失传,无法得知其具体内容。尽管如此,吴澄的学术影响力仍然深远,他的思想和理论对后世的儒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澄于1333年8月5日去世,享年84岁。他的逝世标志着元代儒学的一个重要时期的结束,但他的学术遗产却长久地影响着后世的学者和教育家。 吴澄的诗词>>

元代诗人谢应芳的照片
谢应芳

谢应芳(1295~1392)是元末明初的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出生于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他从小就专注于研究理学,并在白鹤溪上隐居,将自己的住所称为“龟巢”,并以此为号。他授徒讲学时,经常讨论与世教相关的问题,引导人们向善。元末时期,他因为政治原因离开了家乡,前往吴中避难,明朝兴起后才返回。他隐居在芳茂山,一直保持着高洁的品行,成为学者们所崇敬的榜样。他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著作。谢应芳的生平包含了他的出生和死亡。 谢应芳的诗词>>

元代诗人欧阳玄的照片
欧阳玄

欧阳玄(生卒年不详)是元代的一位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元代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他担任芜湖县尹三年。在任期间,欧阳玄不畏权贵,勇于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被赞誉为“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
欧阳玄在任期间还对芜湖的名胜古迹进行了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就是在他任职期间形成的。他对每个景点都题写了七律一首,这些诗作见于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他经常游览“荆山寒壁”,因为这座山与他的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他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的名句。
离任时,欧阳玄对芜湖充满了思念之情。后来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将荆山之水取名为“欧阳湖”,简称为“欧湖”。 欧阳玄的诗词>>

元代诗人丁鹤年的照片
丁鹤年

根据提供的内容,整理补充如下:
丁鹤年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诗人和养生家,同时也是京城老字号“鹤年堂”的创始人。他的诗集《丁鹤年集》流传至今。
丁鹤年以孝道著称,被誉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他以孝心感动了众人,尤其是在母亲去世后,他以73岁高龄守灵达17年,直到自己90岁去世。他的孝心和精诚之心被赞誉为上达九天,下达九泉。
丁鹤年的事迹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中。这些文献记录了他的孝道行为和他的诗作,展示了他对家庭和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总结:丁鹤年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诗人、养生家和京城老字号“鹤年堂”的创始人。他以孝道著称,被誉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他的事迹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他的诗集《丁鹤年集》也传世至今。丁鹤年以73岁高龄为母亲守灵达17年,直到自己90岁去世,他的孝心和精诚之心被赞誉为上达九天,下达九泉。 丁鹤年的诗词>>

元代诗人岑安卿的照片
岑安卿

岑安卿(1286~1355)是元代的一位诗人,字静能,出生于余姚上林乡(今浙江慈溪市桥头镇与匡堰镇一带)。他居住在栲栳峰附近,因此自号栲栳山人。
岑安卿的志向高洁,一生坚守自己的信念,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动摇。他曾创作了《三哀诗》,用来悼念宋朝的遗民,表达了他对他们的深切思念和寄托。这些诗作深远而广为人知,被广泛传诵。
岑安卿的诗集《栲栳山人集》共有三卷,被收录在《四库总目》中。评价他的诗作戛戛孤往,意味着他的诗风独特而孤绝,与他的为人一样。
岑安卿的生平事迹虽然不多,但他作为一位元代的诗人,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诗才,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岑安卿的诗词>>

元代诗人刘崧的照片
刘崧

刘崧(1321—1381)是元末明初的一位文学家和官员,出生在江西泰和。他原名楚,字子高。在洪武三年,他通过经明行修的考试,被任命为兵部职方司郎中,后来调任北平按察司副使。然而,他因为某些事情被罢免职务,被贬谪到别的地方,但不久后又被释放回家。十三年后,他被召回担任礼部侍郎,随后晋升为吏部尚书。不久后,他退休回家。次年,他再次被征召回来,担任国子司业,最终在官职上去世。他被追谥为恭介。刘崧博学多才,擅长诗词,被江西人尊为西江派的宗师。他的著作包括《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和《职方集》。 刘崧的诗词>>

元代诗人王恽的照片
王恽

王恽(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谋,号秋涧,出生于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他是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王恽一生都在仕宦之中,他以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而闻名,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
王恽的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他的书法作品被称为秋涧体,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此外,王恽还是一位散曲创作家,他创作了许多小令,至今仍有41首流传下来。
王恽于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享年七十八岁。他的去世是学术界和文化界的一大损失,但他的思想和作品仍然影响着后世。他的著作《秋涧先生全集》是他一生的心血之作,收录了他的诗文和学术著作,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 王恽的诗词>>

元代诗人陈基的照片
陈基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他是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陈基在元末大乱时期,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听闻他的名声,召他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与军事事务。张士诚自称王后,任命陈基为内史,并后来迁为学士院学士。陈基在军旅生涯中,频繁地撰写飞书走檄。朱元璋平定吴地后,对陈基的才华十分欣赏,召他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该书完成后,朱元璋赐予陈基金钱并让他返回常熟河阳里的住所。陈基最终在那里去世。陈基擅长文学和书法,他的诗作中也有不少反映了张士诚起义军生活的内容。《明史》中有关于他的传记。他著有《夷白斋稿》35卷,其中包括1卷诗作和24卷文集,此外还有另外1卷的诗集和文集。 陈基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