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诗人沈梦麟的照片
沈梦麟

沈梦麟(1307—1399),字原昭,吴兴人,元末明初文学家,享年九十三岁。他在文学界少有诗名,尤以七言律体最为擅长,被称为“沈八句”。他的才华被太祖赞誉为“老试官”,但他并不愿意追求官职,而是选择了归隐。元末时,他以乙科授婺州学正,后来被调任为武康令,但他解除了官职,选择了隐居。明初时,他被征召为贤良,但他辞绝了这个机会。后来,他应聘入浙闽,担任校文者三次,同时参加了会试两次。他的文学才华备受赞誉,著有《花溪集》三卷。沈梦麟于1399年去世。 沈梦麟的诗词>>

元代诗人虞集的照片
虞集

虞集(1272~1348)是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他少年时没有接受家庭教育,曾跟随吴澄游历。成宗大德初年,他被荐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后来成为李国子的助教和博士。仁宗时期,他被调任集贤修撰,并担任翰林待制。文宗即位后,他先后担任奎章阁侍书学士,并负责修订《经世大典》。他还著有《道园学古录》和《道园遗稿》等著作。
虞集以文名远播,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为“元儒四家”。在诗歌方面,他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被人们称为“元诗四家”。
关于虞集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他出生于1272年,逝世于1348年。 虞集的诗词>>

元代诗人吴镇的照片
吴镇

吴镇(1280—1354)是元代的一位画家,他的字是仲圭,号是梅花道人,有时也署名梅道人。他出生在浙江嘉善。早年他在村塾教书,后来从柳天骥那里学习了“天人性命之学”,于是他选择隐居,并以卖卜为生。
吴镇擅长绘画山水和墨竹。他的山水画受到了董源和巨然的影响,同时也吸取了马远和夏圭的技法,他善于运用干湿笔法,尤其擅长描绘带有湿点苔的景物。他的水墨作品苍莽而雄厚,给人一种淋漓的感觉。他喜欢画渔父的图像,这些作品展现了清旷和野逸的氛围。他的墨竹作品则以简约和遒劲的风格著称。他与黄公望、倪瓒和王蒙一起被称为“元四家”。
除了绘画,吴镇还精通书法,擅长诗文。他的作品包括《渔父图》、《双松平远图》、《洞庭渔隐图》等。 吴镇的诗词>>

元代诗人刘因的照片
刘因

刘因(1249~1293)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和诗人。他的字是梦吉,号是静修。刘因出生在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从小就显示出了卓越的才华。他在3岁的时候就能识字,6岁能作诗,10岁能写文章,写作的水平令人惊叹。年仅20岁时,他的才华已经出众,但他的性格却不愿妥协。尽管家境贫寒,但他仍然教授学生,并且他的学生们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由于他喜爱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之言,他给自己的居所题写了“静修”的名字。
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刘因应召入朝,担任承德郎和右赞善大夫的职位。然而不久之后,他以母亲生病为借口辞去官职回家。母亲去世后,他守丧在家。到了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次派使者召回刘因担任官职,但他以疾病为由辞去了这个职位。刘因去世后,被追赠为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并且被追封为“容城郡公”,谥号为“文靖”。
明朝时,县官和乡绅为刘因建立了祠堂,以纪念他的功绩。 刘因的诗词>>

元代诗人贯云石的照片
贯云石

贯云石(1286~1324)是元代散曲作家,字浮岑,号成斋、疏仙、酸斋。他出身高昌回鹘畏吾人贵胄,祖父阿里海涯为元朝开国大将。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他自号酸斋。
贯云石初因父荫袭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让爵于弟,北上从姚燧学。仁宗时,他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然而不久后,他称疾辞官,隐居于杭州一带,并改名为“易服”。他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
现代人常将贯云石的散曲与他自号的“甜斋”联系在一起。 贯云石的诗词>>

元代诗人施耐庵的照片
施耐庵

施耐庵,本名彦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出生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是汉族,江苏兴化人。他博古通今,才气横溢,精通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各种技术。在35岁时曾中进士,但后来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他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和《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了《水浒传》,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
施耐庵在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后任浙江钱塘县尹。他的故乡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他的墓园和纪念馆,还有《施氏家薄谱》这本著作流传至今。施耐庵的死亡时间目前没有具体的记录。 施耐庵的诗词>>

元代诗人杨载的照片
杨载

杨载(1271—1323)是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并称为“元诗四大家”。他的字是仲弘,出生在浦城(今福建浦城县)。杨载于延祐二年(1315年)中进士,后任承务郎,最终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
杨载的文名颇大,他的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则含蓄而富有新的意境。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出深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风独特,以清新脱俗、含蓄隽永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以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他的诗作也常常描绘出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以展现出生活的美好和哲理。
杨载的诗作在元代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元诗四大家”之一。他的诗作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然而,杨载的生平事迹和具体的出生和死亡日期等资料目前尚不详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补充。 杨载的诗词>>

元代诗人黄公望的照片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是元代的一位画家,他的本姓是陆,名坚,是汉族,出生在江浙行省常熟县。后来他被过继给了永嘉府平阳县的黄氏家族,他居住在虞山(今宜山),并改姓为黄,名为公望,字为子久,号为一峰、大痴道人。
黄公望擅长绘制山水画,他的画风受到了董源和巨然的影响,同时也修习了李成法的技法,并得到了赵孟頫的指导。他的水墨画作品筆力老到,简约而深厚。他还在水墨画上略施淡赭,因此被称为“浅绛山水”。
晚年,黄公望开始运用草籀笔意进行绘画,他的作品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一起被称为“元四家”。
除了绘画,黄公望还擅长书法和诗词创作,他还著有《写山水诀》,这是一本关于山水画创作经验的著作。
黄公望的作品中,存世的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和《天池石壁图》等。 黄公望的诗词>>

元代诗人王庭筠的照片
王庭筠

王庭筠(1151~1202)是金代的一位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字是子端,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黄华老子,别号雪溪。他出生在金代的辽东地区(今营口熊岳),是米芾的甥子。
王庭筠的文学才华早有名气,他在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中进士,后来历任州县官员,最终担任翰林修撰的职位。他的文词风格深沉雅致,字画作品也非常精美。他的词作品被收录在《中州雅府》中,共有十六首,以幽峭绵渺见长。
关于王庭筠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王庭筠的诗词>>

元代诗人刘时中的照片
刘时中

刘时中是元代散曲家,出生和死亡的具体年份不详,大约在元成宗大德年间前后在世。他是洪都(今江西南昌)人。刘时中曾担任官学士的职位,他的主要作品是曲,现存有小令六十余支和三四首套数。其中,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水仙子西湖四时渔歌》。关于刘时中的生平和字号等信息目前没有详细的记录。 刘时中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