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归庄的照片
归庄

归庄(1613~1673)是明末清初的一位书画家和文学家。他的本名是祚明,字尔礼,又字玄恭,号恒轩,又自号归藏、归来乎、悬弓、园公、鏖鏊钜山人、逸群公子等。他出生在昆山(今属江苏),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曾孙,书画篆刻家归昌世季的子孙。
归庄是明末的诸生,与顾炎武相友善,因此有“归奇顾怪”之称。顺治二年,他在昆山起兵抗清,但事败后不得不亡命。他擅长草书和画竹,他的文章深厚,诗作充满奇气。
归庄的作品有《玄弓》、《恒轩》等。他的文集传世作品有《归玄恭文钞》、《归玄恭遗著》等。 归庄的诗词>>

清代诗人舒位的照片
舒位

舒位(1765—1815)是顺天大兴人,家居苏州,字立人,小字犀禅,号铁云。他在乾隆五十三年中举人。由于家境贫寒,他选择了游幕为生。他曾经在黔西道王朝梧至贵州,为当地治理文书。当时,勒保调到四川担任经略,他镇压了白莲教军,对舒位的才识赏识有加,常常与他一起策划军事计划。然而,由于舒位的母亲年老,路途遥远,他辞别了勒保,回到了家乡。舒位性情笃挚,好学不倦,他专注于诗歌创作,每一首作品都能带来新的意境。此外,他还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作品包括《瓶水斋集》和几种杂剧。最终,舒位于1815年去世。 舒位的诗词>>

清代诗人黄宗羲的照片
黄宗羲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一位重要学者和思想家。他出生于1610年9月24日,逝世于1695年8月12日。黄宗羲是东林七君子黄尊素的长子,出生在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是汉族。
黄宗羲有多个字号和别号,包括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界通常称他为梨洲先生。
黄宗羲的学问广博,思想深邃,著作丰富。他与顾炎武、王夫之一起被誉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他还与弟弟黄宗炎、黄宗会一起被称为浙东三黄。此外,他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他也被尊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黄宗羲的贡献涵盖了多个领域。他在经学、史学、地理学、天文历算学和教育方面都有重要的研究成果。他的著作对于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黄宗羲的诗词>>

清代诗人吴伟业的照片
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他出生于江苏太仓,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是汉族。吴伟业是崇祯进士,被誉为江左三大家之一,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他也是娄东诗派的开创者。
吴伟业擅长七言歌行,他最初学习的是“长庆体”,后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吟风格,被后人称之为“梅村体”。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豪放洒脱为特点,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流传广泛,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吴伟业的具体生平和死亡的细节,文献中并没有详细记载。 吴伟业的诗词>>

清代诗人冯班的照片
冯班

冯班(1602~1671)是明末清初的诗人,字定远,晚号钝吟老人。他出生在江苏常熟。在明末时期,他是一位诸生,曾跟随钱谦益学习诗歌。他的才华早年就与兄弟冯舒齐名,被人们称为“海虞二冯”。
然而,冯班并未在清朝担任官职,他经常在座中悲伤哭泣,因此被人们称为“二痴”。尽管如此,冯班在虞山诗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在诗歌创作中注重“无字无来历气”,反对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的妙悟说法。
冯班的作品包括《钝吟集》、《钝吟杂录》、《钝吟书要》和《钝吟诗文稿》等。这些作品展示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冯班的诗歌作品对后世的诗人和文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冯班的诗词>>

清代诗人王鼎的照片
王鼎

王鼎(1768—1842年),字定九,号省厓、槐荫山人,陕西蒲城人。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序幕时期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爱国名相,被誉为清朝陕西的名臣之一。
王鼎于嘉庆元年(1796年)中进士,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礼、户、吏、工、刑等部侍郎、户部尚书、河南巡抚、直隶总督、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等职位。在这些职位上,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河务、盐政和平反冤狱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政绩。
道光五年,王鼎服阕,以一品衔署户部侍郎,同时被授予军机大臣的职位。后来,他被追赠太保,并谥号为文恪,入祀贤良祠。
总结:王鼎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序幕时期的政治家,他在清朝担任了多个重要职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政绩。他被誉为陕西的名臣之一,追赠太保,并谥号为文恪,入祀贤良祠。 王鼎的诗词>>

清代诗人金农的照片
金农

金农(1687—1763)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也是扬州八怪中的首领。他的字有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寿道士等。金农出生在钱塘(今浙江杭州),一生都是穿着布衣。他喜欢旅行,但却没有遇到什么机遇,最终回到了扬州。在扬州,他靠卖书画为生。金农热爱奇特的事物,喜欢学习,擅长诗文书法,他的诗文古奥奇特,而且他也很擅长鉴别。他创造了扁笔书法,同时也擅长楷、隶体势,被称为“漆书”。直到五十三岁以后,他才开始专注于绘画。他的画作造型古怪,尤其擅长用淡墨干笔绘制花卉小品,尤其擅长画梅。他的代表作品有《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等。此外,他还著有《冬心诗集》、《冬心随笔》、《冬心杂著》等著作。金农于1763年去世。 金农的诗词>>

清代诗人赵翼的照片
赵翼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他出生于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是汉族。乾隆二十六年,他中举成为进士,并官至贵西兵备道。后来,他辞去官职,担任安定书院的主讲。
赵翼擅长史学,他的考据能力非常出色。他的诗歌创作主张独创,反对模仿。他的五、七言古诗中,有一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含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他与袁枚、张问陶一起被称为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赵翼著有《廿二史札记》,这部著作与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一起被誉为清代三大史学名著。这部书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被广泛引用和研究。赵翼的学术成就在当时备受赞赏,他被尊称为三半老人。1814年1月10日,赵翼去世。 赵翼的诗词>>

清代诗人姚燮的照片
姚燮

姚燮(1805—1864)是晚清时期的文学家和画家,字梅伯,号复庄。他还有其他许多号,如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他出生于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姚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一生都从事教授工作。他的学识广泛,涉猎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和小说等多个领域。他的诗画造诣也很高,尤其擅长描绘人物和梅花。
姚燮的著作包括《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和《疏影楼词》等。这些著作涵盖了他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姚燮的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被后人广泛传颂。
据记录,姚燮于1864年去世,结束了他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创作生涯。 姚燮的诗词>>

清代诗人齐召南的照片
齐召南

齐召南(1703—1768)是浙江天台人,字次风,号琼台、息园。他在雍正七年成为副贡士,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被授予检讨职位。他参与修订了《续文献通考》、《大清一统志》等书籍,并因此被提升至礼部侍郎的职位。然而,他后来因为坠马受伤而患病,请求回乡休养。不久后,他的族人齐周华因事被牵连被捕,齐召南被夺去职位并放归,最终在归乡后去世。
齐召南的学术基础扎实,尤其擅长史学。他曾经评论郦道元的《水经注》在西北地区明确而在东南地区模糊不清,因此他撰写了《水道提纲》。此外,他还著有《历代帝王年表》、《史汉功臣侯第考》、《后汉公卿表》、《宝纶堂文钞》、《赐砚堂诗》等作品。 齐召南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