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尤侗的照片
尤侗

尤侗(1618年-1704年)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和戏曲家。他曾被顺治皇帝誉为“真才子”,康熙皇帝也称他为“老名士”。他的字是展成,早年自号三中子,后来又号悔庵、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他出生在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
康熙十八年(1679年),尤侗举博学鸿儒,被授予翰林院检讨的职位,并参与修撰《明史》,负责撰写了300多篇列传和《艺文志》5卷。他在翰林院工作了22年后,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告老归家。
尤侗的才华丰富,他的诗作充满了新颖的思想和幽默的谐谑。每一篇诗作一经问世,就广为传诵。他的著作也相当丰富,其中包括《西堂全集》。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皇帝南巡时,尤侗得到了晋升,被授予侍讲的官职。他享年八十七岁,于同年去世。 尤侗的诗词>>

清代诗人屈复的照片
屈复

屈复(1668~1745)是清代诗人,初名北雄,后改复,字见心,号晦翁,晚号逋翁、金粟老人,被世人称为“关西夫子”。他出生在陕西省蒲城县罕井镇,后来迁居县城北关。在19岁时,他参加童子试并获得第一名。随后,他游历了晋、豫、苏、浙等地,还到过闽、粤等地,甚至四次到达京师。乾隆元年(1736年),他曾被举荐为博学鸿词科,但他拒绝了应试。在他72岁时,他仍然在北京蒲城会馆撰写书籍,一生未能回到故乡。他的著作有《弱水集》等。 屈复的诗词>>

清代诗人金人瑞的照片
金人瑞

金圣叹,原名采,字若采,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出生于1608年4月17日,去世于1661年8月7日。明末诸生出身,金圣叹为人狂傲有奇气。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别号鲲鹏散士,自称泐庵法师。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他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他提出了“六才子书”之说,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使小说、戏曲与传统经传诗歌并驾齐驱。金圣叹的文学批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金圣叹还乩降才女叶小鸾,写下了动人的篇章,成为江南士人的佳话。他的故事也成为了曹雪芹构思和创作《红楼梦》的素材之一。
金圣叹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推崇为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他的文学批评思想和对通俗文学的贡献,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金人瑞的诗词>>

清代诗人陈恭尹的照片
陈恭尹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出生于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他是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的儿子。
陈恭尹是清初的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他的诗文作品被收录在《独漉堂全集》中,共有15卷的诗文和1卷的词。
除了诗文创作,陈恭尹还擅长书法,被誉为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
陈恭尹的生平事迹和具体的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暂时无法找到。 陈恭尹的诗词>>

清代诗人蒋士铨的照片
蒋士铨

蒋士铨(1725—1784)是清代戏曲家和文学家。他的字是心馀、苕生,号称藏园,又被称为清容居士和定甫。他出生在铅山(今属江西)。
蒋士铨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中进士,后来担任翰林院编修的官职。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辞去官职后,他主持了蕺山、崇文和安定三个书院的讲席。
蒋士铨精通戏曲,擅长诗词和古文。他与袁枚、赵翼一起被誉为江右三大家。他著有《忠雅堂诗集》,其中收录了2569首诗歌。此外,还有数千首未刊诗歌保存在手稿中。他的戏曲创作包括《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作品。
关于蒋士铨的生平和创作,还需要进一步的补充信息。 蒋士铨的诗词>>

清代诗人毛奇龄的照片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是清初的经学家和文学家,与他的兄弟毛万龄一起被称为“江东二毛”。他的原名是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初晴、晚晴等。他出生在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因为他的家族来自西河,所以学者们称他为“西河先生”。
在明末时期,毛奇龄是一位诸生,清初时参与了抗清军事,因此流亡多年才得以出仕。康熙时期,他被荐举为博学鸿词科,被任命为检讨,并充任明史馆的纂修官。然而,不久后他请假回乡,再也没有出仕。
毛奇龄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史和音韵学上,他的著作非常丰富。他所著的《西河合集》分为经集、史集、文集和杂著四部分,共有四百余卷。这些著作对于研究经学和历史学都有很大的价值。毛奇龄的学术成就使他在当时的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的生平和贡献对于研究清初学术史和文化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毛奇龄的诗词>>

清代诗人钱载的照片
钱载

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萚石,又号匏尊,晚号万松居士、百幅老人,是清朝时期的官吏、诗人和书画家。他出生在秀水(今浙江嘉兴),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中进士,后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再后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担任上书房行走的职务。他还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纂和山东学政。他的官职最高达到二品,但家境却清贫,晚年靠卖画为生。
钱载擅长诗文和书画,尤其擅长水墨画,尤其擅长描绘兰竹。他的作品集《石斋诗文集》广为流传。他是乾嘉年间“秀水派”的代表诗人,代表了当时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点。 钱载的诗词>>

清代诗人洪亮吉的照片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是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他出生于阳湖(今江苏常州),籍贯安徽歙县。在乾隆五十五年,他以科举榜眼的成绩,被授予编修的职位。
嘉庆四年,洪亮吉上书军机王大臣,对时弊进行了极力的论述,因此被免去了死戍伊犁的处罚。次年,皇帝下诏称“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并释放了他。之后,洪亮吉在家中度过了十年的时光,最终去世。
洪亮吉的文风工骈,与孔广森并肩,他在学术上擅长舆地研究。他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人口增长过快的危害,可以说是近代人口学说的先驱之一。 洪亮吉的诗词>>

清代诗人吴兰修的照片
吴兰修

吴兰修(约公元一八二一年前后在世),字石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确切的记录。他曾就读于粤秀书院,大约在清宣宗道光初前后在世。
吴兰修于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o八年)中举人,后来担任信宜训导的官职。他一生致力于研究经史,嘉庆戊辰举人,官至训导(从八品),并以其诗文才华闻名。他在粤秀书院建造了书巢,收藏了数万卷书籍,他的书房被称为守经堂,他也担任了粤秀书院的院监长达四十三任。他自称经学博士。
吴兰修著有《荔村吟》、《草桐华阁词》,以及《南汉纪》五卷和《端溪研史》三卷等著作,这些作品都被收录在《清史列传》中,并传世至今。 吴兰修的诗词>>

清代诗人吴嘉纪的照片
吴嘉纪

吴嘉纪(1618年-1684年),字宾贤,号野人,江苏东台人(清代属于扬州府泰州)。他出生在一个盐民家庭,少年时期身体不好,但他对学问很有兴趣。明末时,他成为一名诸生,但在清朝时期没有进入官场,选择隐居在泰州安丰盐场。
吴嘉纪擅长诗词创作,他的诗风受到孟郊和贾岛的影响,语言简练通俗,内容多反映百姓的贫困生活。他以“盐场今乐府”诗而闻名于世,这些诗歌描绘了盐场工人的辛苦劳动和生活困境。他的才华得到了周亮工和王士禛的赏识。
吴嘉纪的诗歌作品被收入《陋轩诗集》,共有1265首诗。上海古籍出版社还出版了《吴嘉纪诗笺校》本,对他的诗作进行了校勘和注释。这本书为研究吴嘉纪的诗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吴嘉纪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