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程颂万的照片
程颂万

程颂万(1865-1932年),字子大,一字鹿川,号十发居士,出生于湖南宁乡。他是清末民初的人物,具有少有的文才,擅长应对,热衷于研究词章。尽管他勤奋好学,但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中举,因此对科举制度产生了不满和失望。与此同时,他对时局和新学非常关注,得到了张之洞和张百熙的赏识和支持。他曾担任湖广抚署文案的职务。 程颂万的诗词>>

清代诗人陈宝箴的照片
陈宝箴

陈宝箴(1831年-1900年7月22日),谱名陈观善,字相真,号右铭,晚年自号四觉老人,江西义宁(今江西九江修水县)客家人,晚清维新派政治家。
陈宝箴在晚清时期是维新派的重要人物,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他在1895年担任湖南巡抚期间,与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等人一起推行新政。他们开办了时务学堂,设立了矿务、轮船、电报及制造公司,并刊行了《湘学报》。陈宝箴被视为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是地方督抚中唯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
然而,陈宝箴后来受到湖南守旧派王先谦、叶德辉的攻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爆发,百日维新宣告失败,陈宝箴因被指责为“滥保匪人”而被罢黜。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22日,陈宝箴去世。
综上所述,陈宝箴是晚清维新派的重要政治家,他在湖南巡抚任内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并被光绪帝赞誉为“新政重臣”。然而,他最终因戊戌政变失败而被罢黜,并于1900年去世。 陈宝箴的诗词>>

清代诗人魏源的照片
魏源

魏源(1794~1857年)是清代的一位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他的名字叫做远达,字叫默深,又有字墨生、汉士,号称良图。他是汉族,出生在湖南邵阳隆回人的家庭。
魏源在道光二年(1822年)成为举人,二十五年(1845年)才成为进士。他曾经担任过高邮知州的官职,但晚年选择弃官归隐,专心研究佛学,并取法名承贯。
魏源认为学术研究应该以“经世致用”为宗旨,他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他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总结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总的来说,魏源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他在政治、文学和思想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他的变法主张和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倡导,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魏源于1857年去世。 魏源的诗词>>

清代诗人彭玉麟的照片
彭玉麟

彭玉麟(1816—1890)是湖南衡阳人,字雪琴,号退省斋主人。他是一位诸生,道光末期参与了镇压李沅发起的事变。后来,他到耒阳担任经理典当的职务,利用典当资金筹募勇士,虚张声势阻止太平军逼近县境。随后,他投靠曾国藩,分统湘军水师。在半壁山之役中,他表现出色,被记名为知府。之后,他担任陆军下九江的副职,负责安排军营。后来,他被提升为提督和兵部右侍郎。同治二年,他指挥水师成功攻破九洑洲,并截断了天京的粮道。战后,他负责制定长江水师的营制,并每年巡阅长江,名声很高。在中法战争期间,他率部驻扎在虎门,并上书力排和议。他的官职最终升至兵部尚书。彭玉麟去世后,被追谥为“刚直”。 彭玉麟的诗词>>

清代诗人杜濬的照片
杜濬

杜濬(1611~1687)是清初的一位诗人,原名诏先,字于皇,号茶村,又号西止,晚年号半翁。他出生在黄冈(今属湖北)。
在明朝崇祯年间,杜濬是一名太学生。然而,明朝灭亡后,他没有选择出仕,而是流离失所地在南京和扬州之间流转。他在南京居住了长达四十年的时间,专注于创作诗歌。他的诗作多以表达兴亡之感为主题。
杜濬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变雅堂集》,这是他的诗集。这本诗集收录了他的许多作品,展示了他的诗歌才华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关于杜濬的生平和创作,还有许多细节和内容可以补充。 杜濬的诗词>>

清代诗人曹龙树的照片
曹龙树

曹龙树,字松龄,号星湖,是江西星子人。他于清高宗乾隆36年(1771年)中举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先后担任江苏、沛县、桃源(今泗阳县)、如皋等地的知县,以及江宁(今南京市)、江防的同知职务。此外,他还担任江南乡试的同考官,负责考核考生。
曹龙树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有《星湖诗集》、《养云精舍文集》和《星湖如皋攀辕集》等。这些作品展示了他的才华和文学造诣。
关于曹龙树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文中并未提及。如果需要这些信息,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查找相关资料。 曹龙树的诗词>>

清代诗人冯煦的照片
冯煦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他出生于江苏金坛五叶人家庭。年少时就对词赋有浓厚的兴趣,被誉为江南才子。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进士,后来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他曾先后担任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等职务。辛亥革命后,他搬到上海居住,自称为遗老。他还创立了义赈协会,负责江淮地区的赈灾工作,并参与了《江南通志》的编修工作。冯煦擅长诗、词和骈文,尤以词作闻名,他的代表作品有《蒿庵类稿》等。最终,冯煦于1927年去世。 冯煦的诗词>>

清代诗人朱孝臧的照片
朱孝臧

朱孝臧(1857~1931)是晚清四大词家之一。他原名祖谋,字古微、藿生,号沤尹、彊村,出生于浙江归安(今吴兴县)。光绪八年中举,次年考中进士,后历任编修、侍讲学士、礼部侍郎等官职。光绪三十年被任命为广东学政,但因与总督产生矛盾而辞去官职。民国二十年在上海去世。
朱孝臧最初以诗才闻名,但后来与王鹏运交往后,放弃了诗歌创作,专攻词曲。他的词作“融诸家之长,声情益臻朴茂,清刚隽上,并世词家推领袖焉。诗能入品。”他的词集《彊村语业》共有两卷,其中一卷是他的门人龙榆生在他去世后补刻的,收入了《彊村遗书》中。 朱孝臧的诗词>>

清代诗人周济的照片
周济

周济(1781年-1839年),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庵,江苏荆溪(今江苏宜兴)人,清朝词人及词论家。他于1805年(清嘉庆十年)中进士,后任淮安府学教授。他著有《味隽斋词》和《止庵词》各一卷,以及《词辨》十卷和《介存斋论词杂著》一卷。此外,他还辑有《宋四家词选》。他的论词调之作已经散佚,但据说以婉、涩、高、平四品分目。他的传记收录在《清史稿》卷四六八中。 周济的诗词>>

清代诗人郑文焯的照片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是晚清时期的一位官员和词人。他的字是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年使用的号有鹤、鹤公、鹤翁、鹤道人等。他还有一个别号叫冷红词客。郑文焯曾经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此自称石芝崦主和大鹤山人。他出生在奉天铁岭(今属辽宁),属于正黄旗汉军籍,自称是郑康成的后裔,自称高密郑氏。
郑文焯是光绪年间的举人,曾经担任过内阁中书,后来移居苏州。他擅长诗词,通晓音律,擅长书画,也懂医道,尤其擅长鉴赏金石和古代器物。他以词人的身份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他的词作多表达了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之情。他的代表作品有《大鹤山房全集》。 郑文焯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