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王鹏运的照片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是晚清时期的官员和词人。他的字是佑遐,一字幼霞,中年时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时号半塘僧鹜。他出生在广西临桂(今桂林),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他考中举人,光绪年间担任礼科给事中,在谏垣任职十年,上书数十次,都与政治要事有关。二十八年他离开京城,前往扬州主持学堂,最后在苏州去世。
王鹏运擅长写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一起被誉为“清末四大家”,而他被认为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他的作品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来被整理为《半塘定稿》。此外,王鹏运还曾经汇刻《花间集》以及宋、元等各家词作为《四印斋所刻词》。 王鹏运的诗词>>

清代诗人陈澧的照片
陈澧

陈澧(1810-1882)是清代著名学者,字兰甫、兰浦,号东塾,出生于广州木排头,世称东塾先生,广东番禺人。他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参加举人考试,但六次应试都没有中。他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
陈澧对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文、填词、书法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著作达到了120余种,其中包括《东塾读书记》、《汉儒通义》、《声律通考》等。
陈澧的学术成就和著作对当时的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声律通考》是一部关于音韵学的重要著作,对后来的音韵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造诣和才华使他被尊称为东塾先生。
陈澧于1882年去世,享年72岁。他的学术贡献和影响在清代学术界乃至后世都得到了广泛认可。 陈澧的诗词>>

清代诗人陈曾寿的照片
陈曾寿

陈曾寿(1878~1949)是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他家中藏有元代吴镇所画的《苍虬图》,因此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他出生在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是状元陈沆的曾孙。
陈曾寿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进士,后来担任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民国成立后,他在杭州小南湖建造了自己的住宅,自称遗老。然而,他后来参与了张勋复辟和伪满组织等活动。
陈曾寿在书法方面学习苏东坡,绘画方面学习宋元人。他的诗歌擅长描写景物,能够自己创造出境界,被誉为近代宋派诗的后起之秀。他与陈三立、陈衍并称为海内三陈。关于他的生平和作品,还有待进一步补充。 陈曾寿的诗词>>

清代诗人朱之瑜的照片
朱之瑜

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是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他出生于浙江余姚,是汉族。明末时,他成为贡生,但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两次奉诏特征,未就,因此被人称为征君。
清兵入关后,朱之瑜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的活动。南明亡后,他东渡日本,在长崎和江户(今东京)定居,并开始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他在日本受到朝野人士的推重,对日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朱之瑜的学术特点是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他认为学问之道在于实践,圣贤之学都需要践行。他的思想在日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朱之瑜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之一,与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一起被誉为明末清初的五大学者。此外,他还与王阳明、黄梨洲、严子陵一起被称为余姚四先贤。 朱之瑜的诗词>>

清代诗人阎尔梅的照片
阎尔梅

阎尔梅(1603—1679)是明末的一位诗文家,字用卿,号古古,因为生来耳朵长大,面色白过于常人,又被称为白耷山人、蹈东和尚。他是汉族,出生在江苏沛县。
阎尔梅在明朝崇祯三年中考中举人,成为复社巨子。在甲申、乙酉年间,他曾为史可法策划,但史可法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于是他开始散财结交朋友,奔走于国家事务之间。清初时,他剃发出家,取名蹈东和尚。
阎尔梅的诗作具有独特的气质,声调雄浑有力。他的代表作有《白耷山人集》。阎尔梅逝世后,他的子孙私自追封他为“文节”。他是日月堂的第八代传人。 阎尔梅的诗词>>

清代诗人项圣谟的照片
项圣谟

项圣谟(1597年—1658年),字逸,后字孔彰,号易庵,别号甚多,有子璋、子毗、胥山樵、胥樵、古胥山樵人、兔鸣叟、莲塘居士、松涛散仙、大酉山人、存存居士、烟波钓徒、狂吟客、鸳湖钓叟、逸叟、不夜楼中士、醉疯人、烟雨楼边钓鼇客等,是浙江嘉兴人。
项圣谟自幼精研古代书画名作,曾由秀才举荐为国子监太学生,但不求仕进,沉心于书画。他在山水、人物、花鸟等方面都有精深造诣。早年学习文徵明的画风,后来追求宋人的严谨用笔,并兼取元人的韵致。他的书法也非常出色,同时也擅长作诗。
项圣谟著有《朗云堂集》、《清河草堂集》、《历代画家姓氏考》、《墨君题语》等著作。他的作品在当时备受赞誉,对后世的书画艺术影响深远。
关于项圣谟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他出生于1597年,逝世于1658年。 项圣谟的诗词>>

清代诗人黄遵宪的照片
黄遵宪

黄遵宪,全名黄遵宪,生于1848年4月27日,逝世于1905年3月28日。他是晚清时期的一位诗人、外交家、政治家和教育家。黄遵宪的字是公度,别号是人境庐主人。他是汉族客家人,出生在广东省梅州市。光绪二年,他考中举人,后历任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和新加坡总领事。在戊戌变法期间,他被任命为湖南按察使,协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黄遵宪擅长写诗,喜欢将新事物融入诗中,因此被称为“诗界革新导师”。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和《日本杂事诗》。黄遵宪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黄遵宪的诗词>>

清代诗人林古度的照片
林古度

林古度(1580年~1666年)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他的字是茂之,号称那子,又有别号乳山道士。他出生在福建福清,是当地人。林古度的诗文才华出众,名声在当时非常响亮,但他并不追求官职,而是选择了游学金陵。在金陵期间,他与曹学佺、王士桢等人结为好友。
明朝灭亡后,林古度自认为是遗民,被时人称为“东南硕魁”。他在晚年陷入了穷困之中,双目失明,但他依然坚持写作。最终,他在享寿八十七岁时去世。
总结:林古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他出生于福建福清,字茂之,号那子,别号乳山道士。他的诗文才华出众,但不求仕进,选择了游学金陵。明朝灭亡后,他自居为遗民,被称为“东南硕魁”。晚年他陷入了穷困,双目失明,但依然坚持写作,最终在享寿八十七岁时去世。 林古度的诗词>>

清代诗人孔尚任的照片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所载为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他出生于山东曲阜,是孔子的六十三代孙。作为清初的诗人和戏曲作家,孔尚任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
孔尚任从小就对礼、乐、兵、农等学问非常感兴趣,并且还专门研究了乐律。这使得他在后来的戏曲创作中具备了音乐知识基础。他的作品被人们与《长生殿》的作者洪升相提并论,被称为“南洪北孔”。
然而,关于孔尚任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目前的资料并没有提供明确的信息。 孔尚任的诗词>>

清代诗人彭孙遹的照片
彭孙遹

彭孙遹(1631—1700)是清初的一位官员和词人,与王士祯齐名,被称为“彭王”。他的字是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出生在浙江海盐武原镇。彭孙贻是他的从弟,他在顺治十六年中考中进士。康熙十八年,他在博学鸿词科中名列第一,被任命为编修。他历任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并担任《明史》总裁。彭孙遹的诗作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诗为长,风格近似于唐代的刘长卿。他的词作则以小令为主,多为香艳之作,因此被称为“吹气如兰彭十郎”。他著有《南往集》和《延露词》等作品。彭孙遹于1700年去世。 彭孙遹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