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宝琛(1785—1859)是江苏太仓人,字楚玉,一字伯瑜,晚号颐叟。他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中进士。在道光年间,他历任长芦盐运使、云南按察使、浙江布政使以及湖南、江西、湖北等省的巡抚职位。
在咸丰年间,钱宝琛受命办理江苏团练事宜。他在这个职位上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和领导能力。他致力于改革军队组织和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他还注重军队的装备和武器的更新,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
除了在军事方面的成就,钱宝琛还是一位文学家。他有一部著作《存素堂全集》,这是他的文集,收录了他的诗文和文章。这部著作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见解。
钱宝琛的生平事迹中没有提到具体的出生和死亡日期。
钱宝琛的诗词>>
施世纶(1659年一1722年7月3日),字文贤,号浔江,福建晋江县衙口乡(现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后被编入清朝八旗汉军镶黄旗。他是清靖海侯施琅之子。
施世纶因父荫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出任江苏泰州知州。在泰州期间,他秉公执法,廉洁奉公,深受民众的敬爱和赞誉。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他被任命为漕运总督,全名为“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这是清朝漕运事务的高级官员职位,显示了他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施世纶在担任漕运总督期间,致力于改善水运和粮食运输的管理,提高了运输效率,保障了粮食供应。他还积极推动军务改革,加强边防防御,维护国家安全。他的才能和贡献得到了康熙帝的赞赏和认可。
然而,施世纶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五月因病去世,享年64岁。他的墓地位于福建省惠安县黄塘镇许田村。施世纶的去世给清朝政府和民众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他被誉为“江南第一清官”,被康熙帝称为“施青天”。
施世纶的一生充满了正直和廉洁的品质,他以公正的执法和为民众谋福祉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他的事迹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清朝官员的楷模和榜样。
施世纶的诗词>>
林旭(1875—1898)是清朝福建侯官人,字暾谷,号晚翠。他于光绪十九年考中举人,并担任内阁中书的职务。他倡导闽学会,并积极支持康有为开办保国会。在百日维新期间,他与谭嗣同等四人一起以四品卿衔进入军机,参与新政。然而,政变爆发后,他被捕并遇害。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他的著作有《晚翠轩诗集》。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整理补充如下:
林旭生于1875年,逝世于1898年。他出生在福建侯官,是清朝时期的人物。他的字是暾谷,号是晚翠。在光绪十九年,他考中举人,并担任内阁中书的职务。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他倡导闽学会,致力于推动福建地区的学术发展。此外,他还支持康有为开办保国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百日维新期间,林旭与谭嗣等四人一起以四品卿衔进入军机,参与新政。百日维新是一场改革运动,旨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然而,政变爆发后,林旭被捕并遇害。他的牺牲使他成为了戊戌六君子之一,这是指在戊戌变法中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牺牲的六位知识分子。
除了政治活动,林旭还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著作《晚翠轩诗集》展示了他的诗歌才华。这部诗集记录了他的思想和情感,成为了他的文学遗产。
林旭的诗词>>
李叔同(1880-1942),初名文涛,改名岸,又名广侯、成蹊,字惜霜,号叔同,是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
光绪二十七年(1901),李叔同进入南洋公学经济科就读,后获公费留学日本。在日本的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习油画,并加入同盟会。他还在东京组织了春柳社,并编演了戏剧。
归国后,李叔同先后任教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和两江师范学堂。民国五年(1916),他入杭州定慧寺出家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他不仅多才多艺,擅长编歌演剧、作画治印,还通晓多国文字。他还是南社的社员,他的诗作长短不齐,充满了奇趣洋溢的特点。他的词作则兼具豪放和婉约的风格。
李叔同的文学作品有《弘一法师文钞》,其中收录了他的诗作。今人还编辑了《李叔同诗全编》,将他的词作集中在一起。
李叔同的诗词>>
孙星衍(1753年~1818年)是清朝时期的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他的字是渊如,号伯渊,别署芳茂山人、微隐。孙星衍出生于阳湖(今江苏武进),后迁居金陵。他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华,与杨芳灿、洪亮吉、黄景仁等人一起被袁枚称为“天下奇才”。
孙星衍在经史、文字、音训、诸子百家等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通晓其中的义理。他辑刊了《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等多种善本,为后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此外,他还著有《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孙氏家藏书目录内外篇》、《芳茂山人诗录》等多种文集,展示了他在不同领域的学术造诣和文学才华。
孙星衍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的著作和辑刊,他还致力于藏书整理和目录编纂的工作。他的藏书目录编纂工作非常详细,为后世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他的藏书目录包括内外篇,涵盖了丰富的文献资源,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孙星衍在书法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作品兼具刚劲和秀美的特点,被誉为当时的一代宗师。他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被广泛收藏和研究。
孙星衍于1818年去世,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化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的著作和藏书目录为后世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他的书法作品展示了他在艺术领域的才华。他被誉为清代文化界的重要人物,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孙星衍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