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人钱福的照片
钱福

钱福(1461—1504)是明代状元,字与谦,因家住松江鹤滩附近,自号鹤滩。他出生在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是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liú)的后裔。他在弘治三年考中进士,名列第一,后任官翰林修撰,但仅任职三年便告归。钱福的诗文以敏捷见长,才华出众,一时名声大噪。他根据文嘉的诗文修改创作的《明日歌》流传甚广。此外,他还著有《鹤滩集》一书。关于钱福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文中并未提及。 钱福的诗词>>

明代诗人夏完淳的照片
夏完淳

夏完淳(1631~1647)是明末著名诗人,也是一位少年抗清英雄和民族英雄。他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出生在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
夏完淳在七岁时就能写诗文,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十四岁时,他跟随父亲夏允彝和陈子龙一起参加抗清活动。后来,他被鲁王监国授予中书舍人的职位。
然而,夏完淳的抗清活动最终失败,他被捕入狱。在临刑之前,他写下了绝命诗,并将其留给了母亲和妻子。令人惊讶的是,他在面对死亡时神色不变,展现出了坚定的意志。
夏完淳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他的诗才和对抗清的热情。他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了明末抗清英雄的象征。 夏完淳的诗词>>

明代诗人冯小青的照片
冯小青

冯小青,名玄,字小青,明代万历年间南直隶扬州(今属江苏)人。她嫁给了杭州豪公子冯生,但由于避讳同姓,她只以字称呼。冯小青擅长诗词,并且精通音律。然而,由于她的才华和美貌引起了大妇的嫉妒,她被迫离开杭州,迁居到孤山的别业中。尽管亲戚劝她改嫁,但她坚决不从。由于凄怨成疾,她在十八岁时命画师画下自己的肖像,并以此自奠而去世。 冯小青的诗词>>

明代诗人唐顺之的照片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出生于明代。他是一位儒学大师、军事家和散文家,也是一位抗倭英雄。
唐顺之于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他在嘉靖八年(1529)参加会试,获得第一名,后来被任命为翰林编修,并调到兵部担任主事。当时倭寇经常侵扰沿海地区,唐顺之被任命为兵部郎中,负责督师浙江,他亲自率领兵船在崇明岛上击败了倭寇。后来,他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并被派往凤阳担任巡抚。
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唐顺之在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他被追谥为襄文。学者们尊称他为荆川先生。 唐顺之的诗词>>

明代诗人金幼孜的照片
金幼孜

金幼孜(1368-1432),字善,号退庵,是明代著名的学者和官员。他出生在新淦县(今新干县),在建文二年(1400年)中进士,被任命为户科给事中。后来,他被任命为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一起在文渊阁工作,并晋升为太子的讲学官。金幼孜主要讲授《春秋》,并撰写了《春秋要旨》三卷的文章。
永乐五年(1407年),金幼孜被调任为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年)与胡广、杨荣等人一起编纂了《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并晋升为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年),他被提升为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但仍然兼任翰林学士。在明宣宗时期,他参与修订了两朝的实录。
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金幼孜去世,享年六十四岁。他被追赠为少保,并谥号为文靖。他的著作包括《北征录》和《后北征录》,后人将他的遗文辑录成《金文靖集》。 金幼孜的诗词>>

明代诗人徐有贞的照片
徐有贞

徐有贞(1407~1472)是明代文臣,出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初名珵(chéng),字元玉,号天全。他的外祖父是祝允明。宣德八年(1433年)他中进士,被授予翰林编修的职位。由于他参与了英宗复位的计划,被封为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并负责管理文渊阁的事务。后来他诬告杀害了于谦、王文等人,独揽大权。由于与石亨、曹吉祥等人产生了敌意,他被任命为广东参政。然而,后来他被石亨等人陷害,被命令迁徙到金齿(今云南保山)作为平民。石亨失败后,他得以回归。成化初年,他再次担任官职的希望渺茫,于是开始四处流浪。他的书法古雅雄健,山水画作清劲不凡,还著有《武功集》。最终,徐有贞于1472年去世。 徐有贞的诗词>>

明代诗人张煌言的照片
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出生于鄞县(今浙江宁波),是汉族。他是南明时期的儒将和诗人,也是著名的抗清英雄。在崇祯时期,他考中举人,并且担任过南明兵部尚书的官职。然而,后来他被清军俘虏,并遭到杀害。在就义之前,他写下了一首名为《绝命诗》的诗作。他被追谥为忠烈,并被收录在《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中。
张煌言的诗文大多是在他的战斗生涯中创作的。这些作品质朴悲壮,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爱国热情。他的诗集《张苍水集》流传至今。他与岳飞、于谦一起被称为“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他撰写了传记,《明史》中也有关于他的记载。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他被追谥为忠烈,并入祀忠义祠。 张煌言的诗词>>

明代诗人陈子龙的照片
陈子龙

陈子龙(1608—1647)是明末的一位官员和文学家。他的初名是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他是汉族,出生在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
陈子龙于崇祯十年(1637年)中进士,后来担任了绍兴推官和兵科给事中。然而,他的官职刚刚开始就因明朝的灭亡而结束。
清兵攻陷南京后,陈子龙与太湖地区的民众武装组织联络,积极参与抗清活动。然而,他们的努力最终失败,陈子龙被捕后选择投水殉国。
陈子龙是明末重要的作家,他的诗歌成就较高。他的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将两种风格融合在一起。他擅长写七律、七言歌行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
此外,陈子龙还擅长写词,被誉为婉约词名家和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总结:陈子龙是明末的官员和文学家,他在抗清活动中表现出了坚定的民族气节。他的诗歌成就较高,被公认为“明诗殿军”,同时他也是明代第一词人。然而,他的生命在抗清失败后以投水殉国的方式结束。 陈子龙的诗词>>

明代诗人文嘉的照片
文嘉

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明湖广衡山人,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他是文徵明的仲子,也是吴门派代表画家。文嘉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他不仅擅长诗歌创作,还精通书法,尤其擅长小楷,字迹清秀有力。此外,他还擅长鉴别古书画,精于石刻,被誉为明代一代之冠。
文嘉的绘画风格独特,他的作品融合了徵明的笔法,尤其擅长山水画。他的笔法清脆有力,有时候与倪瓒的风格相近。他的山水画作品着色幽澹,有时候仿效王蒙的皴染技法,也有一些作品展现出秀润的风格。除了山水画,他还涉猎花卉画。
关于文嘉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文献中并未提及。 文嘉的诗词>>

明代诗人方孝孺的照片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是明朝时期的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他出生于宁海,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他在故乡旧属缑城里,因此被称为“缑城先生”。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他的读书处为“正学”,因此也被称为“正学先生”。
方孝孺因其才华和学问而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散文。他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而著称,被誉为“方派散文”。他的思想深受儒家经典的影响,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道德修养和君臣之道。
然而,方孝孺的一生并不平静。他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而遭到朱棣的杀害。这场政治斗争导致了方孝孺的悲剧结局。南明福王时,追谥他为“文正”。
方孝孺的一生充满了荣耀和悲剧,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德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散文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播和研究,他的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方孝孺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