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人王守仁的照片
王守仁

王守仁,原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出生于1472年10月31日,是汉族。王守仁被封为新建伯,并谥号为文成。人们常称他为王阳明。
王阳明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主要强调人的内心体验和自我认知,认为人的心灵具有自觉的能力,可以通过内省和修养来实现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统一,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实现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道德真理。
除了心学思想,王阳明在军事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他曾参与抵御倭寇的战斗,并在战争中展现出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勇敢的战斗精神。他的军事才能和思想理念相辅相成,他认为军事行动也需要内心的自觉和道德的指导。
王阳明的学术思想和事功使他成为明代的杰出人物,被人们称为“真三不朽”。他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一起被并称为孔、孟、朱、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王阳明于1529年1月9日去世,享年57岁。他的学术思想和军事成就使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广泛传承和研究。 王守仁的诗词>>

明代诗人邢昉的照片
邢昉

邢昉(1590年~1653年),字孟贞,一字石湖,因住家距石臼湖较近,故自号石臼,人称刑石臼。他出生于江苏南京高淳,是明末的诸生,也是复社名士。
明朝灭亡后,邢昉放弃了举子的职业,选择居住在石臼湖滨。由于家境贫寒,他靠取石臼湖的水酿酒来维持生计。邢昉的诗才尤为出众,尤其擅长写五言诗。他著有《宛游草》、《石臼集》等作品。
清代诗人王士禛在他的《渔洋诗话》中评价当时的布衣诗人,独推邢昉为第一人。这说明邢昉在当时的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关于邢昉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他出生于1590年,去世于1653年。这段时间正好是明末清初的时期,邢昉在这个时期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影响力。 邢昉的诗词>>

明代诗人叶小鸾的照片
叶小鸾

叶小鸾(1616~1632)是明末时期的一位才女。她的字是琼章,又有一个字瑶期。她出生在吴江(今属江苏苏州),是文学家叶绍袁和沈宜修的幼女。
叶小鸾不仅容貌姣好,而且才华出众。她擅长写诗,善于围棋和琴,还具备绘画的才能。她的山水画和描绘落花飞碟的作品都充满了韵致。
然而,叶小鸾在即将嫁人之际突然去世。尽管她的生命短暂,但她留下了一部集子名为《返生香》。这部集子收录了她的诗作,成为了她的文学遗产。 叶小鸾的诗词>>

明代诗人万寿祺的照片
万寿祺

万寿祺(1603年-1652年),明末清初文学家、书画家,字年少,又字介若、内景,入清衣僧服,改名慧寿,又名明志道人、寿道人、寿若、若若,世称年少先生。祖籍江西南昌,曾祖辈迁至江苏徐州。与陈子龙乡试同年,与沛县阎尔梅是同乡。曾参加抗清活动,兵败后隐居江淮一带。
万寿祺是一位风流倜傥的人,他擅长书画,尤其精通六书。他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收集印章,他辑有《沙门慧寿印谱》一册,展示了他对印章的痴迷。
万寿祺的代表作品有《秋江别思图》、《松石图》、《山水图》等等。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在绘画方面的才华和艺术造诣。
万寿祺的后裔第十六代后人万中华,在当今书画界也享有一定的声誉,继承了万寿祺的艺术传统,成为了一位杰出的书画家。 万寿祺的诗词>>

明代诗人顾梦游的照片
顾梦游

顾梦游(1599~1660)是明末清初的诗人。他的字是与治,出生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江宁(今江苏南京),另一说是吴江(今江苏苏州)。他是明代副使顾英玉的曾孙。顾梦游于崇祯十五年成为岁贡生。他一生热衷于任侠好义,喜欢结交四方的名士和贤豪。后来,他投奔清朝,但仍然念念不忘遗民,直到晚年才去世。 顾梦游的诗词>>

明代诗人宋濂的照片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是汉族,出生于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他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们也称他为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然而,宋濂因为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到茂州。在途中,他因病死于夔州。
宋濂的代表作品包括《送东阳马生序》和《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序文,以叙述马生的才华和品德为主题,表达了对马生的赞美和祝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是一篇檄文,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元朝的侵略。
总的来说,宋濂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在明初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生平经历和作品都展示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他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濂的诗词>>

明代诗人方维仪的照片
方维仪

方维仪(1585—1668)是明末著名的女诗人和画家。她字仲贤,出生在安徽桐城(今桐城市区凤仪里),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出身。
方维仪的诗作主要收录在《清芬阁集》中,这是她的诗集,展现了她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外,她还编辑了一本名为《宫闺诗史》的作品,收录了历代妇女的诗作,为女性文学作出了贡献。
方维仪的绘画风格受到了宋代画家李公麟的影响,尤其擅长绘画释道人物。她的白描画作《观音大士图》形神兼备,被许多人争相收藏。这幅画作展现了她对绘画技巧的熟练掌握和对观音大士形象的深入理解。
方维仪的一生中,她不仅在诗歌和绘画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她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并且对后世的文学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方维仪的生平中没有具体记录她的出生和死亡日期,但她的作品和贡献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方维仪的诗词>>

明代诗人李开先的照片
李开先

李开先(1502—1568)是明朝山东章丘人,字伯华,号中麓。他在嘉靖八年考中进士,后来担任户部主事,最终升至太常寺少卿,还担任过提督四夷馆的职务。后来他辞官回家,专心经营田产,并且培养声伎。他在家居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创作了许多歌曲和曲调,被称为新声小令。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尤其擅长写词曲,不拘泥于格律,善于幽默调侃,写作起来信手拈来。他自称自己藏曲最丰富,被誉为“词山曲海”。他曾经刻印过元乔梦符和张小山的小令。他还创作了传奇剧《宝剑记》,以及《登坛记》,但这些作品现已失传。此外,他还有《词谑》和《闲居集》等作品。 李开先的诗词>>

明代诗人王夫之的照片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王夫之的著作包括《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这些著作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等。他对于经典文献的研究和解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王夫之的生平经历中,除了参与反清起义外,还有其他重要的事件。然而,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得知具体的生平经历和其他重要事件的细节。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或专著。 王夫之的诗词>>

明代诗人解缙的照片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他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后来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
解缙以才高和直言不讳而为人所忌。由于他的直言不讨喜欢,他屡遭贬黜。最终,他因为被认为“无人臣礼”而被下狱。在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天,他被埋入雪堆冻死,享年四十七岁。成化元年(1465年),他被追赠为朝议大夫,并谥号为文毅。
解缙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了他的直言不讳和才华横溢。他的死亡也成为了他一生的终结,但他的才华和勇气仍然被后人所铭记。 解缙的诗词>>